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18日在呼和浩特博物院開幕,開幕式現場宣布大窯舊石器時代遺址公園對外開放。
大窯舊石器時代遺址公園位于呼和浩特市東北約33公里的保合少鎮大窯村南山,其核心范圍的遺址群涵蓋二道溝、四道溝等眾多舊石器時代遺址,統稱大窯舊石器時代遺址。古人類長期在此采集石料、預制石核、打制石片和加工石器,是中國北方乃至東北亞地區一處重要的石器制造場遺址。
內蒙古師范大學北疆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陳永志介紹,通過大窯石器制造場,民眾可以依稀看到史前的大青山南麓,生活著一群靠打制石器、狩獵、采集為生的古人類。“大量出土的遺物證明,在同一處地層保存著舊石器時代早、中、晚期和新石器時代晚期4個歷史時期的文化。”
“大窯舊石器時代遺址公園的對外開放,會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北方草原地帶也是人類的重要起源地之一。”陳永志說。
當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現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大窯遺址工作站建設,同時為“舊石器時代人類演化與遺傳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大窯遺址工作站”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