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0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紫砂藝術院主辦,江蘇高力集團、江蘇畫店承辦的“呂俊杰紫砂藝術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6號廳舉行。
呂俊杰得父親呂堯臣大師親授,漸修頓悟,領傳統文化要義,具藝術開拓精神。抒情開放的創作心態促其超越工藝美術界進行頻繁地文化交流,神追正典,敏寓生活,參悟萬物,合和自然,將音韻、武學、書畫融通于紫砂藝術,形成抱樸與革新兼收、守拙與創意并蓄的原創風格。作品多次榮獲獎項,深受業界及社會公眾的廣泛喜愛,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譽其紫砂藝術為天、地、人合一的結晶。
展覽為期8天,展出原創作品40件,交流作品26件,主題為“原創”與“越界”,全面展示創作者的行思軌跡與藝術性情,拉近與紫砂愛好者的距離,為紫砂文化的傳播弘揚推波助瀾。
展覽將于3月18日結束。
呂俊杰介紹
1966年生于江蘇宜興丁蜀鎮。畢業于新加坡南洋藝術學校,師從父親呂堯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現為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事,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任江蘇省人文環境藝術設計研究院雕塑陶瓷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江南大學客座教授,南京大學特聘藝術家。呂俊杰生于紫砂藝術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基礎功課優秀,起點頗高;后赴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深造,系統學習美學理論知識,視野得到拓寬;回國后與父親呂堯臣大師一起成立醉陶居藝術工作室,理論基礎敦實,實踐經驗豐富。
呂俊杰喜音律,擅武術。2003年出任央視文化歷史大劇《紫玉金砂》的壺藝顧問,并出演劇中重要角色;2009年主演主唱中國唱片公司主持拍攝的電視紀錄片《紫泥春華》的MV。2008年呂俊杰獲香港國際武術比賽形意項目金牌;2007、2009年,先后兩次拜謁人間佛法大師星云法師,2009年拜于少林寺釋永信方丈門下,法號延元。
呂俊杰喜交流,擅創新。自2000至2009的10年間,在北京、大連、福州、廣州、香港、鄭州等地做過多次展覽。早在2000年前,借由父親的關系,已與張仃、唐云、謝稚柳、范曾、徐邦達、賀友直、程十發、韓羽、張桂銘、陳傳席、徐樂樂、韓美林等藝術界知名人士常做交流,并留下大量唱和及合作作品。2000年后,交會更主動和頻繁,與學術泰斗季羨林、文學評論家文懷沙、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大作家金庸等,時有交會,創作了一大批作品。
呂俊杰不循規蹈矩,藝術創作心態輕松寬和。他廣泛涉獵,有良好的美術功底,且文治武功,習武健身,將武學之道融于紫砂藝術。他的作品里,線條收放間柔韌有道,造型構建落落大方。其作品風格率性脫俗,既有學院派的含蓄雅致,又有西方印象畫派的恣意流暢,形成俊朗灑脫、天性盎然的獨特氣質。作品《玄石》,若太湖之石,水落而石出,線條圓潤流暢,造型錯落有致,有撲面而來的清新氣息;《高山流水》、《漁歌》則另具中國傳統文化氣息,風雅倜儻。他的諸多作品在工藝美術界獲得廣泛認同,既具時代氣息,不落舊矩,不落俗套,又時有新意,實屬難得一見。
其作品《海市蜃樓》獲江蘇省陶瓷藝術評比一等獎,《漁歌》獲第七屆全國陶瓷評比一等獎,《紫氣東來》和《三羊開泰》獲第三十七屆旅游工藝品博覽會金獎,《玄石》獲第五屆西湖博覽會金獎,《天水間》被國務院中南海紫光閣收藏。作品同時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2009年獲中央宣傳部批準,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國家級民間文藝“山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