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視覺經典美術館主辦,徐悲鴻畫院藝術研究所承辦的“怡道風景線——常世江意象油畫風景個展”于
據介紹,常世江從藝術院校畢業至今,一直堅持野外寫生、油畫創作19年,白山黑水孕育了他的性情,也賦予了他的藝術氣質。這19年來,他不斷的探索,在學術也上不斷的突破自己。2005年結業于《中國油畫》第七屆“人體?風景寫生研修班”,后又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第4屆油畫創作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并以優異的成績結束了碩士研究生班課程。幾次的蛻變,在他的作品中,有一個主要脈絡的延承,在本次的展覽中將得以充分的展示和體現。這次展覽共展出畫
在常世江的作品中,觀者能感覺到對歐洲印象派和表現主義階段大師的回味,并同時具有中國和時代風格。常世江本著 “意象精神” 、“師法自然”、“借境創作”的寫生理念,秉承“淘中外文化之華,取中外大師之神,悟天地山川之靈,神往于風景—畫布—靈魂之間”多年堅持寫生,“從入境到入化”。其油畫作品視覺獨特;觀念超前;色彩大膽、驚艷、高雅;畫面大氣、考究、張力!繪畫語言獨成體系;堪為高品質、耐人尋味、大手筆之作。
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變形的樹木,深邃的群山、流淌的云,躍動的房屋等自然之景,忽高忽低,忽近忽遠,它們化作音樂的律動凸顯于畫面,使得畫面如同音樂,亦如同夢境。
在色彩方面,常世江作品畫面吸收了大量傳統中國畫,以及西方現代藝術的元素,更加傾向于主觀化,同時吸取了納比派大師勃納爾對光、色與畫面形式的處理、維亞爾畫面灰色調的把握,主客體與空間關系的處理、后印象派大師凡高筆觸及強烈主觀色表達情感世界的震撼效應、高更用色彩的野性與理性和象征性,表達內心世界的妙處、馬蒂斯對畫面結構、色彩與心理的獨到見解。
常世江在畫面結構上,引中國畫的多元平視入畫;再比如他的顏色處理,常常是打破常規,脫離實際,大紅大紫色的運用,炫目而亮麗,呈現出來的完全是一種心理意象,使畫面更具結構秩序的嚴謹、科學性;形式美感、張力、現代、前衛感。
時下中國不少畫家回到對景寫生的狀態,也不只是為了逃避城市的緊張與壓抑,更是為了從自然中獲取新的藝術靈感。所以,風景寫生才得以如火如荼地開展,并在當代中國畫壇構成了一股不小的潮流,常世江是這個寫生大潮中的重要畫家之一。
據悉,繼北京展覽結束之后,常世江作品還將于5月在上海樂谷畫劇藝術中心繼續展出。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