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美術學院2010年本科畢業展伴隨著廣州久違的熾熱朗晴的天氣于5月26日,正式面向社會開放。正所謂“這段人生中最具理想主義特征的年華”所隨帶的那種“充滿求知的激情、探索的困頓和對未來的憧憬的大學階段”,到此終于完成了節點般的了結。這種被眾多人一如往常的視為“粗糙而生猛力量”的成人禮事,必然的會吸引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人們在當天所拍攝的展覽現場照片中流幻的人影便能得知,當然這也是學子們的終結大學生涯應有的“溫度”。
展覽當天到場的嘉賓有廣州美術學院院長黎明先生,副院長趙健,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石磊先生,廣州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汪曉曙先生等人。廣州數家媒體、藝術網站和廣大師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共同見證了本年度廣州美術學院本科畢業展的順利舉辦。
在廣州美術學院院長黎明先生向觀眾“欣喜的揮手”致辭之后,展廳正式開放。
本次展場由大學城美術館1至10號展廳與負一層展廳,還有雕塑分館(雕塑系大院)構成,美術館展廳像往屆一樣,觀賞完首層四個展廳的作品,便能讓觀眾產生不同程度的視覺疲憊感。造成這種慣常的經驗的原因,除了作品太多、陳列的密集以外,更主要的是因為我們所觀賞的圖景或多或少都有“新生”的視覺,以使我們“接受的空間”消化不了。這也是很多人要走進展廳很多次的原因。
展覽中最吸引眼球的當屬帶有表演性質的行為藝術了,藝術家以自己的身體直接或間接的參與進作品,給人們不同于平面作品的視覺感受,互動傳達出一些非視覺審美性的內涵,定是觀眾精神疲憊之時最好的“愉悅”方式。本次展覽一共有三個行為表演,首先是油畫系四工作室一名學生以半裸白面出場,其次是教育系兩位學生用木筢扒沙的“衣錦還鄉”,同時在負一層的攝影系展場中,有“中華一絕·鳳爪墜”的當眾叫賣,場面精彩度十分可觀。
關注度也相當高的油畫系在美術館的一號廳,此次油畫系作品的創作似乎更顯多元、開放、時尚,風格上完全不能拿捏出其集體取向。在某些學生那里得知,此年畢業創作最為頭疼的是“沒有標準”,淺顯的去思考一下的話,有沒有標準有好壞之分嗎?似乎這并不成為問題,只能引申出問題。畢業生大多數作品在整體圖式上以平涂為主,色彩大膽隨意,對美院傳統的繼承幾乎沒有。觀瀾一遭過后反而對一副內容為草原上的奶牛的蘇式風景和灰色畫面中擱淺的大魚的印象更為深。這個問題并不是“復古的習性”簡單的能解釋的,它更多是美院授予學生的思想、外界環境的影響等等因素所致。另外,值得關注的還有,在此次畢業展之前油畫系大概有三名學生舉辦過個展,多名學生都有收錄有關自己作品評論文章的作品集,這是往屆不見的。
雕塑系的自去年的“硅膠熱”之后,今年唯有黃成的巨型老鼠作以延承。除此之外,其它的作品似乎并無新意可言。版畫系今年的作品除了再次展示其自身的傳統基本功以外,有五六件作品以新媒介、動畫呈現,這算是一個新的風向。究其源起,應該是09年版畫系的一件畢業作品首次以版畫原圖創作了一部逐幀動畫,并受到廣泛好評的事實所揭起的。另外,還有一副套色版畫的長卷也很有氣場。
整個展覽像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師吳楊波所稱“這是一個粉紅的展覽……”,“粉紅色”表面上看是對展覽整體印象的一個抽象的感覺意喻,其實,再仔細琢磨,“粉紅色”更像是一種隱晦的評述。如果你想象不出在昏黃的射燈下、涼爽的冷氣中,展覽如何是粉紅色的,那么,不妨前去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