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莊麗正雅——劉凌滄工筆畫精品回顧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展覽將持續到8月4日。此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北京畫院共同主辦,北京畫院美術館、劉凌滄郭慕熙藝術館具體承辦,作為北京畫院自主策劃的“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展”之一,展覽共匯聚了劉凌滄先生創作的工筆畫精品70余幅,其中包括在上世紀工筆重彩畫領域影響頗大的歷史畫巨構《淝水之戰》以及劉先生的重要代表作品《屈原天問圖》,配合其他展品,將全面呈現劉凌滄整體的藝術風貌以及他在二十世紀工筆重彩畫領域所取得的藝術成就。
劉凌滄出生于河北省固安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4歲時去河北霸縣師從民間畫工李東園學畫,在作坊中充當一位學徒。初步掌握繪畫技巧的劉凌滄只身來到北京,跟隨周肇祥、陳半丁、蕭謙中、徐燕孫等“京派”名家學習繪畫,開始賣畫為生,加入中國畫學研究會,承擔起《藝林旬刊》(后改為月刊)的編輯工作。劉凌滄不但為今天的人們留下一批優秀的人物歷史畫作,還培養出了潘潔茲、黃均、周思聰等優秀藝術家。為全面展現劉凌滄為二十世紀美術所作的貢獻,此次展覽在展品中加入大量文獻資料,其中包括劉凌滄在中央美術學院擔任教職期間學生的成績單,以及從自己大量古代美術考古工作中積累的臨摹經驗總結而撰寫的教案《壁畫的制作與民間藝人的繪畫技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