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藝術網訊(鐘文 報道):10月25日上午,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中華文化促進會聯合主辦,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書畫頻道承辦的“國風歸來——周韶華藝術作品展”在位于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的書畫頻道美術館盛大亮相。展覽展出周韶華近幾年創作的作品60余件,其中大部分作品是周韶華2015年創作的新作。王文章、馮遠、何家英、杜大愷、宋雨桂、盧禹舜、李榮海、張曉凌、張江舟、曾來德以及本次展覽策展人、評論家謝海等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以及周韶華的親友團、學生和媒體界的朋友出席了開幕式。

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講話,高度評價周韶華先生藝術成就
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在開幕式發言中指出,文化記憶與文化深度對于有過從軍經歷的周韶華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馮遠說,在周韶華《國風歸來》系列作品里,他真正把中國精神融入了創作,把中國寫意、現代中國繪畫的探索發揮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進入展廳,首先看到的是由4臺電視機組成的視頻方陣。視頻是策劃團隊為此次展覽精心設置的環節,是展覽的一部分。視頻分別以“周韶華生活誌”、“周韶華臥游東湖”、“周韶華我思故我在”、“周韶華國風歸來如是說”為主題從4個不同的方向向觀眾展示周韶華的創作與生活狀態。

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王石致辭
本次展覽策展人謝海認為,周韶華的展覽一個接著一個,而這次展覽最為不同,這不僅僅因為周韶華在題材上、在畫風上一變再變,而是,一位耄耋長者無盡的創造力讓人驚嘆。這次展覽的作品中,從平靜祥和的童年描述到雄強偉岸的歷史追憶,再到浪漫的人文情懷,呈現出了中國水墨畫寬廣的維度和未知的探索可能。

周韶華先生致答謝詞
周韶華藝術發展有著自身的邏輯,盡管在創作《神游星空》系列作品前后產生了不少抽象的作品,但是就其發展的譜系而言,他卻從來沒有放棄過可視的自然和可以斷代的標準器,只是,被刻上“2015年制”的《國風歸來》系列作品和以前的作品都不同,出現了我們兒時的玩偶和我們記憶中已經逐漸模糊的剪紙藝術,而這樣具有裝飾性的作品出自86歲的周韶華之手。

周韶華陪同嘉賓參觀展覽
周韶華說,本次展覽是他今年展覽的重中之重。《國風歸來》系列作品是通過對原有的符號進行改造和重組,包括對跨文化符號的借鑒與挪用,把民間藝術元素與當代藝術結構造型鏈接起來,使當代藝術與民間藝術有一種對接交融的機緣,使中國繪畫形成一種獨特的結構和新的圖像符號。
我們有理由相信,“國風歸來——周韶華藝術作品展”的推出,不僅有助于熟知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藝術家的文化夢想與藝術之路,更有助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喚起每一個文化人叩問傳統、發展傳統的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