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件三星堆遺址出土文物將首度來上海。上海閔行博物館與四川三星堆博物館聯手舉辦的《古蜀遺珍——三星堆出土文物精品展》,將讓滬上觀眾在欣賞三星堆文化代表性的青銅器、玉石器、金器、陶器的同時,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千古未解之謎”。這是記者昨天從第12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12個展覽項目發布中得到的信息。
三星堆遺址是20世紀人類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本次來滬展出的60件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有12件為首次走出三星堆博物館庫房。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過于三星堆“王者之器”——一根世界上最早的金杖。金杖長142厘米,直徑2.3厘米,重700多克,是用金條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的。據專家推測,金杖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600年左右的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在金杖的一端,有一段約46厘米長的人頭、魚鳥紋飾,一共分為三組。靠近端頭的一組合攏看是兩個前后對稱、頭戴五齒巫冠、耳飾三角形耳墜的人頭像,呈現出一副笑容可掬的表情。在人頭像的下面,是兩組相同并且上下兩方分別是背對著的鳥和魚的圖形。
這根金杖是做什么用的,上面奇特的圖案又代表著什么呢?關于金杖的性質,有“王杖說”、“法杖說”、“祭杖說”及祈求部族或王國興盛的“法器說”等諸多論述。多數學者傾向于認為金杖是古蜀國政教合一體制下的“王者之器”,象征著王權與神權。中國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作為國家權力的最高象征,而三星堆以杖象征權力,反映出古蜀與中原王朝之間文化內涵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