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藝術網訊:4月21日,第四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簡稱“上交會”)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為期三天。上交會以“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保護知識產權,促進技術貿易”為主題,對海內外科技力量和創(chuàng)新成果進行展示,并促進貿易交流。其中,中國首家藝術平臺“特文茫”展臺對中國特色文化產品進行了生動的展示,吸引了國內外參會人士參觀和了解。

“特文茫”運用高科技產品全息投影,投射實體的特色藝術品3D影像進行了啟動儀式,給在場嘉賓以視覺上的震撼。而實際上,“特文茫”平臺也運用了實體展館與線上3D展館相結合的方式,以更加真實和生動展示特色藝術品。
在上交會上,“特文茫”對自身業(yè)務版塊和綜合性服務內容進行了分析和解讀。“特文茫”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和平臺這種手段,以促進特色文化產品交易發(fā)展為主線,打造最具專業(yè)性、權威性、覆蓋文化人群最廣的高垂直度特色文化產品超級航母平臺。
線下和線上的緊密結合,是“特文茫”的一大優(yōu)勢和特色。它的實體展館與線上3D展館結合,除為文化人提供交流與鑒賞平臺外,還能夠進行線下特色文化產品拍賣,線上3D展廳技術將在線上同步進行拍賣活動,使用戶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更自由地參與進來,也做到了更權威,更公正。“特文茫”會在線下記錄手工藝術品的制作過程,在線上采用流媒體形式進行展示。“特文茫”的線下文化之旅將繪制出一幅中國文化“藏寶圖”,通過深度特色行走,圈點出分布在各地的特色文化。“特文茫”的文化公益,以救助一部分即將失傳的古老工藝及手工藝匠人為目標,也凸顯其社會責任感。
線上,“特文茫”構建的“文化商城”放眼國際,網羅全球的特色藝術品,足不出戶領略各地特色文化藝術品的同時,貿易交流也非常方便。除文化商城外,“特文茫”還有文化講壇、名人介紹、珍品展示等版塊,讓用戶能更好地理解產品中的文化內涵和價值。
“特文茫”最終希望利用其平臺優(yōu)勢來聚集文化人氣、網羅更多優(yōu)秀的文化產品促進貿易交流、貢獻文化公益力量、對文化數據進行沉淀。
上交會上,江西省文化企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劉錦熾對目前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劉錦熾提到,2014年《關于加快發(fā)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文化部財政部關于推動特色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指導意見》等多項政策的發(fā)布,使文化產業(yè)獲得快速發(fā)展的機遇,但很多地方也亟需突破。他認為,近年來隨著文化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消費者對產品品類已經提出多樣化和細化的要求,這使得在市場流通較多的產品品類被過度挖掘而變得資源匱乏,但另一方面,很多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較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的特色文化藝術品卻因為作坊式生產,規(guī)模較小、無品牌、經營手段匱乏、銷售乏力等問題,造成低市場流通率。劉錦熾肯定了“特文茫”對特色文化藝術品的運營模式,認為其將能對特色文化藝術品進入市場提供有力支持,并帶來新的發(fā)展思路,能盡快撬動特色文化產業(yè)的萬億元市場,不但在中國市場進行開疆破土,也要將中國的特色文化藝術品推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