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產業目前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有國家政策的支持也有政府的扶持,但是其中的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還沒有更好地落地,買賣雙方的通道還沒有完全暢通,他們之間還沒能真正連接起來。”4月21日,在第四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中國首家藝術平臺“特文茫”展臺處,特文茫現任COO卞悅鳴在談到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時這樣說道。

展區
卞悅鳴對文化藝術產業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談了自己的看法。從市場規模來講,目前,文化藝術品的消費群體是在不斷擴大的,促進了產品品類的多元化發展,市場規模在擴大,但同時產品資源匱乏和質量問題又凸顯出來。藝術品的交易空間也多在線下的藝術區、拍賣行、藝術品集中售賣地等場所,區域性和交易模式的局限性,與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開始產生脫節。隨著國際化的發展,很多藝術品進入到國際市場,但是更多的藝術品,特別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些藝術品,比如手工匠人傳承下來的真正優秀的傳統藝術品,不但在國內市場通道狹窄,更是很少能流通到國際市場中去。

特文茫COO卞悅鳴
卞悅鳴談到未來的文化藝術產業市場,需要有一個革命性的產品來同時解決市場要快速發展、消費者要看到更好的產品、文化藝術企業和個人要將文化藝術產品推向市場這三方面的需求。
“‘特文茫’就是一個中國特色文化藝術品綜合服務平臺,可以展示、宣傳產品,進行品牌塑造和推廣,促進文化交流和貿易流通。”談到革命性產品,卞悅鳴以“特文茫”進行舉例說明,并介紹了“特文茫”的平臺運營理念和服務內容。“特文茫”打破了地域和空間的限制,一方面文化藝術企業和個人可以主動出擊,在“特文茫”平臺上展示自己的產品,另一方面,市場上的產品品類將更加豐富,消費者也有更多更好的選擇。文化藝術品充滿著人類的智慧、技能和天賦,“特文茫”也將全面呈現文化產品背后的故事,讓消費者能更好的理解產品中的文化內涵和價值,最終實現品牌塑立和營銷。

展覽作品
未來文化藝術市場的發展需要培育新型文化產業發展形態,“特文茫”無疑是符合這種發展趨勢的。卞悅鳴認為,“特文茫”用互聯網技術構建網上產品展示和交易平臺,使買賣雙方產生更直接、有效的連接;為中國特色文化產業企業、文化創意工作室、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者、民間手工藝匠人提供了一體化綜合服務,尤其是實體展館與線上3D展館、產品故事呈現、線上拍賣等服務相輔相成,使產品的市場價值和內涵獲得統一。“特文茫”還能夠為一些多采用作坊式生產的傳承藝術品,提供解決規模較小、無品牌、經營手段匱乏、銷售乏力、市場流通低、傳承缺失的方案,使傳承藝術品較以往更快地轉化為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