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2016年6月1日,丁連義個人書畫作品展在北京紫竹院行宮開幕,為春末夏初六月的北京再添一抹美麗色彩。

丁連義,筆名一峰,字明長,室稱聽竹齋,國家一級美術師。1958年生于山東青島市,畢業于青島師范美術專業,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當代書畫研究會副主席,青島書畫研究院理事,青島美術裝潢景觀壁畫工程工司總經理。
作為一個地道的山東青島人,丁連義老師書畫作品在充分展示現代藝術的個性化特色外,融合民族傳統,追求質樸、自然的藝術本真面目,形成清新灑脫,風采獨具的創新風格。他在“用筆千古不移,筆墨當隨時代”這兩點上結合的非常到位,同時又將詩情畫意合為一體。1986年在中國文化部舉辦的書畫大賽中,其國畫“瀟灑臨風”獲銅獎。1990年中國文化部舉辦的書畫大賽中其書法作品《唐詩》獲銅獎。1989年獲“琴島杯”美術作品最佳獎。現有九十多幅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館、藝術館及個人收藏,個人傳略被收入《中國當代書畫界名人錄》《中國藝術家百杰大典》,由此奠定了他在當代中國書畫界的地位,并受到業內人士的肯定和好評。

丁連義老師在與記者的交流中談到:“傳統中國畫是表意的,應該把內心對事物的情感與感受、思想和信念通過特有的筆墨語言表現出來,達到物我交融的境界。”正是由于丁連義老師對書畫藝術有著深刻的領悟,加上多年的勤勉修為,其書畫作品中的筆墨神韻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此次丁連義個人書畫展由北京紫竹院公園管理處主辦,北京好景東方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青島天澤藝術裝飾有限公司共同協辦,并得到光明網、人民網、東方藝術網、中國國家藝術網、新華網、鳳凰網、搜狐網、騰訊網、新浪網、網易、中國網、一點資訊等各大媒體的關注。本次書畫展是紫竹院歷史文化系列展之一,共展出丁連義老師近期的書畫作品80余幅,系統地展現了丁連義老師在書畫藝術方面探索的歷程和成就。

丁連義,筆名一峰,字明長,室稱聽竹齋,國家一級美術師,1958年生于山東青島市,畢業于青島師范美術專業,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當代書畫研究會副主席,青島書畫研究院理事,青島美術裝潢景觀壁畫工程工司總經理。
在近四十年的藝術學習與創作實踐中曾得到于張朋、姜寶星、孫增弟、蔡省盧、楊北榮等前輩著名書畫家的指導,具有堅實的繪書基本功與嫻熟的藝術技巧。無論在花鳥、人物、書法、壁畫、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其繪畫不守成規,力創新意,立足于傳統筆墨的表現功能,又充分展示現代藝術的個性化特色,融民族傳統,時代特色,個性風格與一體,形成清新灑脫,質樸自然的藝術面目。近年來先后完成青島臺東三路步行街及天幕美食城的建筑壁畫設計繪制項目,并獲得上海吉尼斯大獎。2011年完成平度21米花崗巖圣泉觀音雕像,并完成青島觀音寺“海島觀音”浮雕,2012年完成平度開發區“八仙洞”雕塑景觀項目,2009年在紀念毛澤東詩詞《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創作6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中,其書法作品獲得金獎,并授予“中國書畫藝術領域百杰”榮譽稱號,收入《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大觀》。
1986年中國文化部舉辦書畫大賽中,其國書“瀟灑臨風”獲銅獎。1990年由中國文化部舉辦的書畫大賽中其書法作品《唐詩》獲銅獎。1989年獲“琴島杯”美術作品最佳獎。現有九十多副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館、藝術館及個人收藏,個人傳略被收入《中國當代書畫界名人錄》《中國藝術家百杰大典》,并受到業內人士的肯定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