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宣傳寶山“低碳·環保”旅游的一張名片,2010年上海國際鋼雕藝術節于9月26日在上海國際節能環保園舉行。作為上海旅游節寶山地區系列活動的第二場,本屆鋼雕藝術節以“資源再生利用、藝術創造價值”為核心,以“鋼雕之約”為主題,組織藝術家、設計師對廢舊鋼鐵材料進行跨界藝術創作,展現鋼鐵的陽剛之美。
昔日耗能大戶變身主題公園
作為2010年上海國際鋼雕藝術節的舉辦地——“后工業生態景觀公園”(即鋼雕公園),位于寶山吳淞工業區南部長江西路,原為我國冶金行業中八大重點鐵合金生產企業之一的上海鐵合金廠,曾經是上海“出名”的耗能排污大戶,每年消耗掉上海市1/200用電量,14座鐵合金生產電爐年排塵量高達3000余噸,在上海產業結構調整中,這家工廠于2006年停產。
壯士斷臂,鳳凰涅槃。如今,昔日的耗能大戶成了節能宣傳員。
2008年秋天,上海市有關部門和寶山區政府在上海鐵合金廠原址上建成了上海國際節能環保園,成為國內外最新環保技術和產品的展示、交流、交易平臺。記者到訪時,邂逅幾位中年男子,他們感慨地說:“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過去幾十年來,吳淞地區終日天上都是黑煙,滿眼煙霧蒙蒙,我們附近居民不穿白襯衫,否則一天穿下來,襯衣肯定變黑”。 漫步園區廠房、粉塵塔等工業設備,與現代建筑巧妙結合,充滿著后工業文化的氣息。這里的小路曲徑是利用原來堆積一旁的廢棄石頭和多余材料鋪出來的,還有公園里的空調采自地源熱泵系統,處處顯示了節能的宗旨。廢舊鋼鐵,加一點硅、不銹鋼、合金鋼,它在原有價值上得以提升;廢舊鋼鐵注入藝術生命變身為鋼雕,它的價值能再次提升。園內一塊面積達5萬平方米集中綠地上,開辟出世界上第一個以利用廢舊鋼鐵為主的鋼雕藝術公園。通過藝術家的創作構思,把老工業的文化元素,與主體景觀融為一體,形成新舊交織。記者在進園顯眼處,看到一列精致的火車頭就是用廢舊鋼鐵鍛造的,讓主體功能與鋼雕藝術同放異彩,令來者感受工業文脈的延伸,領悟廢氣與重生的循環哲理。
同時,園內辟出5萬平方米建立全國首家鋼雕主題公園,上海鋼雕藝術節組委會邀請組織國內外藝術家,以原鐵合金廠遺留的廢舊鋼鐵為制作材料,進行主題創作,營造出了獨一無二的后工業景觀公園。從2008年起,鋼雕公園作為永久的鋼雕創作、展示、交流和交易基地,每年舉辦鋼雕藝術節,展示最新的鋼雕藝術品,吸引了不少喜愛鋼雕藝術的游客。
作為宣傳寶山“低碳·環保”旅游的一張名片,上海國際鋼雕藝術節自2007年起于每年的金秋時節舉辦,先后以“鋼顯創意、藝塑地標”、“綠色、環保”和“環保新理念,綠色新生活”為主題,聚合海內外鋼雕作品千余件。
“低碳旅游”成為重大機遇
2010年3月,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和上海寶山城鄉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攜手注資的上海國際節能環保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入駐上海國際節能環保園,同時, 對園區進行進一步的建設和改造,探索發展低碳環保的經濟模式。
發展“低碳經濟”,旅游具有巨大優勢,在不久前形成的旅游業“十二五”規劃初稿中,“低碳旅游”(由東北部和東南部地區的寶鋼、創邑·幸福灣、半島1919、上海國際工業設計中心、上海玻璃博物館等工業旅游資源組成。)成為寶山區旅游規劃“四線”之一,發展“低碳旅游”成為上海國際節能環保園“轉型之路”上的重大機遇。今后,上海國際節能環保園將以“低碳旅游”為核心理念,重視環境治理與保護,采取切實措施,降低能耗,節約能源,持續創新,通過打造環保技術研發、產品展示交易、信息發布交流等綜合功能園區,豐富“低碳旅游”產品內容;通過配備游客參與、餐飲、紀念品銷售等服務和設施,實現旅游功能的產業融合等方式,打造特色“低碳旅游”景點,為未來打造“國際一流”的以“節能環保”為主題的專業化、集約化、綜合性、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和全國性示范基地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