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文玩藝術品已漸漸成為大眾收藏的新潮流,微信平臺也成為文玩拍賣行業爭相拓展的渠道。借助微信的強大傳播力,以往大眾難以接觸到的文玩藝術領域,也因為微信拍賣在朋友圈里火了起來。
然而,有網傳消息稱,在無實物競拍的網絡環境中,微信拍賣雖為消費者參拍提供了便利,其中也暗藏著不少陷阱,比如權益難保障、退貨限制多、價格差異大。這些所謂的貓膩陷阱,真的屬實嗎?下面我們來一一進行解讀。
一、權益保障
近期屢屢曝出消費者被踢出微信拍賣群并拉黑的消息,有人稱這種微信拍賣群人員混雜,拍賣時間隨機,交易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對此,資深拍賣人士表示,區別于交易混亂的微信拍賣群,微信公眾號拍賣平臺要規范、安全得多,其拍賣體系其實是十分安全、透明的。競拍前買賣雙方需繳付保證金保證交易的可靠,成功競拍后通過銀行轉賬、支付寶或微信等方式進行支付,最后買家確認收貨平臺才會放款給賣家。這種平臺交易是很有安全保障的。
二、退貨限制
有網友稱,即使是微信公眾號這種正規的拍賣流程,依然難防不良商家欺詐的現象。記者為此專門咨詢了微拍堂相關負責人,得知當拍品與圖片嚴重不符或者拍品數量短缺時,平臺必然會做退貨處理;如果出現消費者到手后覺得實物不符合預期或者拍品帶有瑕疵等情況,平臺則會派專人跟進,讓買賣雙方提供證據,然后做出客觀公正的處理。
三、價格差異
網傳在微信拍賣中,同一類別的拍品價格有很大差異。但微信拍賣玩的就是競拍的模式,價格肯定有高有底,這跟消費者對于拍品的喜歡程度和價格估值相關。而且,微信拍賣平臺一般設有賣家等級機制,比如上面提到的微拍堂,它們的等級權限設置跟淘寶類似,如店鋪等級太低達不到推廣要求,引流就受限,這種店鋪的成交價就普遍偏低一些;相反,店鋪等級較高的店鋪,其自身粉絲積累的多,加上平臺引流,拍品出價的人也多,價格自然會高一些。
其實,整體看下來有沒有發現,微信拍賣所謂的貓膩陷阱基本不屬實,也沒有網傳的那么夸張。所以大家完全可以多方面的去了解這些信息,或者自己親身體驗下,相信會有不一樣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