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6月27日—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今日(6月27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同心創前路 掌握新機遇”成就展,展覽面向公眾免費開放,并將持續到7月16日。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這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二十年來,按照“一國兩制”、“港人治港”、 高度自治的方針,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保持了長期的繁榮、穩定與發展。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駐京辦)發言人表示:“2017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香港迎來了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即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是特區政府慶祝二十周年的主題,也是香港與內地攜手共創未來的美好期盼。本次展覽以‘同心創前路 掌握新機遇’為主題,表示香港與祖國‘同心’,和祖國在‘一起’。”
回首二十年來的發展,不難發現,按照《基本法》的規定,香港成功落實“一國兩制”。即在“一國”基礎上,充分發揮“兩制”優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而作為一項開創性事業,“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也在不斷地探索前進。

改革開放之初,香港曾在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內地也同樣給予香港最為堅定有力的支持。《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滬港通”、“深港通”,以及即將落成的大型跨境基建,都印證了兩地合作、共達雙贏的成果。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港澳部分再次單獨成章(《港澳專章》),確立了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功能定位,包括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明確支持香港專業服務朝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香港發展創新及科技和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等。《港澳專章》同時強調,深化內地與香港合作,支持香港參與國家雙向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為香港在創新科技、環保和綠色產業,以及城鎮化建設等范疇帶來新市場、新機遇。
2015年3月,國家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文件,勾劃“一帶一路”發展構想及藍圖。借助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促進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加強各國在政經人文領域的合作。
這對于香港來說,又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如何把握國家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搭上“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的高速列車,是擺在特區政府以及全體香港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審視自身,香港開放程度高、對外關系廣泛、人脈關系密切,又兼有“一國之利”與“兩制之便”的獨特優勢,在此千載難逢的機遇下,必將本著“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原則,做好內地與世界的“超級聯系人”,加強“首席知識官”的角色定位,一方面為國家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一方面推動香港自身的繁榮與穩定。
二十年光陰荏苒,香港正值青春年華,朝氣蓬勃。展望前路,我們深知,未來有挑戰、有風險,但更多的是機遇和希望。只要與祖國同心,與祖國在一起,香港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因此,我們將香港回歸祖國這二十年來的情況,濃縮于這個展覽之中,以圖片和展品為主要展示形式,配以模型、多媒體制作和互動等裝置,全方位地向內地同胞介紹香港這二十年來的發展、成就以及未來的宏偉藍圖。
“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同心創前路 掌握新機遇”成就展,歡迎您6月27日-7月16日蒞臨中國國家博物館觀展,一起來感受香港,感受同心,感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