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产小视频_亚洲人人射_国产精品毛片完整版_久久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 131美女视频黄的免费

用名戶 密  碼 會員注冊 | 忘記密碼
·本站首頁 ·加入收藏 設為主頁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現代卷
  • 姓名:
  • 類別:
  • 省份:
本站 > 新聞 >藝術報道> 正文

廣東大埔:千年古瓷展現新活力

來源: 中國經濟網   2018/5/29   作者:楊陽騰   地點:廣東

梅州市大埔縣是廣東四大陶瓷產區之一,陶瓷業發展已有800多年歷史,享有“南國瓷都”美譽。近年來,隨著創新驅動戰略深入實施,大埔縣開辦陶瓷工業園區,加大產業服務、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速陶瓷業發展,千年古瓷煥發出巨大活力,成為我國最具發展潛力的釉下青花瓷產區和中國青花瓷主要生產基地之一。

“中國青花瓷之鄉”——大埔縣陶瓷產業管理辦公室展示的產自該縣的青花瓷系列產品。本報記者楊陽騰攝

老“瓷都”發生新變化

“大埔陶瓷生產歷史悠久、工藝精湛、種類齊全,文化底蘊深厚。”大埔縣陶瓷產業管理辦公室高級工程師楊云山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其中,“蝴蝶花茶具”曾被選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專用茶具,“釉下青花柳亭餐具” 和“釉下青花帆船茶具”曾被作為國禮送給英國女王。近年來,大埔陶瓷遠銷歐美、中東及東南亞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陶瓷產業產值達21.75億元,創匯1.74億美元。

“千百年來,陶瓷的生產始終是以原料制備、成型、燒成為核心工藝技術,而產品和生產設備則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材料和新技術的不斷更新與進步而不斷變化。”楊云山稱,縱觀陶瓷及其技術裝備發展史,有一條清晰的脈絡,即市場決定產品、產品促進工藝、工藝帶動設備。近十年來,伴隨著市場的變化和新科技的發展,大埔陶瓷企業改進窯爐技術,從傳統的龍窯向燃氣隧道窯、梭式窯轉變,大大提高了全縣整體陶瓷工業技術水平。

融入大量客家文化元素——“客家土樓”的大埔青花瓷茶具。本報記者楊陽騰攝

“以前燒制陶瓷靠的是眼睛,憑的是經驗,現在可以電腦操控,預設指標數據,成品率大大提高,效率也提高很多。”和陶瓷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大埔縣陶瓷行業協會會長郭福瓊如是說。隨著國內外文化和商貿往來越來越密切,大埔陶瓷在創作風格上也由中國最傳統的青花變得越來越多元化,融入和吸收歐美等銷售地異域文化風情,引入個性化定制等新時代的消費需求。尤其是作為“世界客都”,梅州旅外華人華僑達700多萬人,遍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解他們的思鄉之情,近年來,大埔青花瓷還融入大量的客家元素,深受旅外華人華僑喜愛。

怡豐園實業公司展示的純手工彩繪高端青花骨質瓷花瓶系列。本報記者楊陽騰攝

作為大埔縣陶瓷產業的龍頭企業,怡豐園實業、富大陶瓷、寶豐陶瓷三家公司各具特色,又通過加大工業設計上的資源整合,強化設計創新和差異化、個性化陶瓷研發,為陶瓷產業創新發展賦能。2017年,三家企業通過省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在為自身發展帶來新機遇的同時,示范帶動當地更多陶瓷企業提升設計能力,培養設計人才,提高核心競爭力,進一步走向專業化、集聚化發展之路。

富大陶瓷公司的工藝美術師在進行青花瓷彩繪創作。本報記者楊陽騰攝

目前,大埔陶瓷業呈現企業數量多、瓷種多、從業人員多的“三多”特點,陶瓷業產值已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29.5%。全縣共有74家主要陶瓷生產企業,其中14家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1個是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企業申請國家專利、版權作品登記1457件;全縣陶瓷業從業人員超過1萬人。主要生產高端青花骨質瓷、釉下青花日用瓷、釉下青花薄胎瓷、陳設藝術瓷、特種陶瓷等11大系列5萬多個花色品種。其中,大埔青花瓷以其品質優良、晶瑩別致、釉彩絢麗、造型美觀、典雅大方、質堅耐用等特點享譽海內外,有著較高的藝術價值及收藏價值。2010年,大埔被授予“中國青花瓷之鄉”稱號;2016年,大埔青花瓷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寶豐陶瓷公司總經理郭志山在介紹日用瓷系列出口產品。本報記者楊陽騰攝

此外,作為我國重要的陶瓷原料基地之一,大埔縣陶瓷原料礦種類多、礦大質優、雜質含量低,已探明瓷土蘊藏量4.38億噸,紫砂陶土1億多噸。主要有高嶺土、長石、石英、粘土,瓷土中還伴有稀土族元素。較好的產業基礎、豐富的瓷土資源、悠久的發展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大埔縣陶瓷產業最大的發展優勢和潛力所在。

“以才促優”做強地方瓷業

“陶瓷工藝流程繁復,有70多道工序,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產品就可能要報廢,因此專業人才的技藝水平高低對陶瓷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主打高端青花骨質瓷的大埔縣怡豐園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廣東省陶瓷藝術大師黃建宏介紹,大埔制陶史可上溯至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瓷器生產始于宋末元初,興盛于明清。在千年薪火傳承中,大埔造就了一批專長突出的陶瓷技術人才及民間陶瓷藝人,成為這里發展陶瓷產業的無形資產。

怡豐園實業公司總經理、廣東省陶瓷藝術大師黃建宏在進行高端青花骨質瓷彩繪創作。本報記者楊陽騰攝

陶瓷起源于中國,但骨瓷始創于英國,曾長期是英國皇室的專用瓷器,華美獨尊。作為公認的世界名瓷,骨質瓷以其“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等顯著特點雄居群瓷之首。由于骨質瓷的物理特性,瓷器越大,坯體的高度、厚度、口徑等就越難控制,制作工藝難度大,成型率低。敢于創新的大埔陶瓷大師們“點土成金”,歷經十余年研發,黃建宏與梅州市陶瓷工藝美術師黃進添、張志剛三人聯手純手繪盆身《清明上河圖》、打造了全國最大青花骨質瓷“聚寶盆”,從坯體制作到彩繪再到燒制成功,整整用了17個月時間,克服了骨質瓷器燒制過程中特有的技術難題,在規整度、潔白度、透明度、熱穩定性等各項理化指標上實現新突破,一舉獲得今年5月在深圳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金獎,展現了大埔陶瓷企業在研發、設計、制造上的全新探索。

怡豐園實業公司、梅州市陶瓷工藝美術師黃進添在進行高端青花骨質瓷彩繪創作。本報記者楊陽騰攝

千年瓷文化的傳承創新離不開人才,特別是在新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創新發展更離不開人才引領。面對山城交通不便、從業人員外流、專業技藝人才短缺等影響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難題,2014年,大埔縣出臺《加強陶瓷技術培訓推動陶瓷產業發展工作方案》,推動開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打造企業培訓基地,形成多層次、多形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引導陶瓷企業優化職稱和技能等級與晉升、薪酬掛鉤的激勵制度,探索實施社保補貼、優秀人才評選等工作,營造尊重人才、善用人才的氛圍。

富大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辦的高陂小學陶藝比賽,從小熏陶、傳承千年瓷文化。本報記者楊陽騰攝

在《陶瓷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17-2020)》中,大埔縣還特別提出采取合作研究、高薪聘請、技術參與等辦法,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借力”“借腦”發展,不斷引進和培育科技創新人才、企業管理人才、現代服務人才,推動人才隊伍不斷走向多元化、專業化、高端化。

面向未來,大埔縣提出走綜合化發展的路子,重點做精日用工藝陶瓷,做優特種陶瓷,發展百億元陶瓷產業,推動大埔陶瓷全力打造廣東省重要陶瓷生產基地和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

暫無留言:

留言內容: >>更多留言


本站藝術名家官網優惠搶駐中!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誠邀入編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熱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

推薦名家

朱浩云

蘇金成

敖日力格

魏謙

吳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鐘文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招聘服務| 投稿須知|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網站調查| 證書信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