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生活中都接觸過抖音,抖音最初是一個專注年輕人音樂短視頻平臺。用戶可以通過它拍攝短視頻,再配上不同的音樂,上傳自己的作品,讓更多人熟知自己。
隨著用戶規模不斷擴大,抖音已經早已不是當初的“音樂短視頻”平臺的定義了,抖音成為“年輕生命力”的展示,成了我們這一代的美好生活啟示錄。
今天的抖音藝術季不僅是在續寫神話,更像將其描繪成史詩。如同特洛伊的木馬,如同普羅米修斯的盜火,是它為每一個用戶賦予了藝術的細胞,是它引領整個時代走向美好生活的本身。回歸本源,究竟是怎樣的神來之筆,讓藝術成為生活的潮流。

讓我們一起回顧抖音藝術季上的這一場波瀾壯闊與寵辱不驚。
每天有2.5億“年輕”人,在這里抖出美好生活
翻開抖音的介紹,里面赫然寫著這樣一句話:“抖音短視頻,一個旨在幫助大眾用戶表達自我,記錄美好生活的短視頻分享平臺。”
發展至今,抖音早已不是一個小眾產品,而是一個擁有2.5億活躍用戶的主流產品。而通常意義上的“藝術”,則并不在主流用戶的日常消費范圍。人們沒有信息渠道和動機理解藝術的意義,而這一點被抖音所改變。抖音上的有意思的藝術短視頻,活生生將一個原本高冷的世界進行了二次展現。而廣大的抖音用戶,也受益于此類的內容。藝術和生活,在這里進行了完美的交融。人們的心態因藝術變得年輕,生活因抖音變得美好。

從235萬到1065億,這不僅僅是關于一個播放量的記錄
抖音和藝術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7月,抖音《世界名畫抖抖抖抖抖起來了》H5火遍全網,站外235萬次播放量;2018年7月,抖音創建《美好生活映像志》IP打造抖音與奢侈品藝術跨界的首次合作。8月抖音發起《跟著抖音游敦煌》帶大眾認識敦煌壁畫之美,到達9.5億次播放。2019年3月,抖音發起非遺合伙人計劃,全站非遺手藝人視頻產出2400萬條,共計1065億次播放。
5月與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合作《致敬經典》播放量5.8億次。

有些相遇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如果這些事件只是抖音歷史上的一頁璀璨,那么接下來的“抖音藝術季”更像是照亮夜空的思潮之火,終將點亮整個華人的精神世界。
不妨把事件再搞大一點,來一次全民參與的藝術狂歡,抖音說到做到
在6月12日,抖音站內H5上線、官方發聲,抖音同時聯合八大美院及20多家頭部藝術機構,以及抖音藝術大使周筆暢、藝術類KOL顧爺,小豬姐姐、意公子等聯合發聲。藝術的再包裝內容在抖音上的呈現,不再呈孤島狀、散點狀,而是形成一種有系統、有節奏的旋律。聲勢浩大的"抖音藝術季"由此開始。
在這之后的每一天,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見證,什么是屬于藝術的山呼海嘯。從頭部的藝術機構、KOL,再到抖音里的每一位用戶。藝術從抖音的屏幕里演變成一種流行,開始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普及人數之廣,覆蓋范圍之大,前所未有。這樣的傳播本身就是一場藝術,而也唯有抖音才能彈奏出這樣的媒體絕響。

與此同時,抖音邀請該作品創作者參加線下藝術展,30余位優秀的青年藝術家,不同的藝術背景、不同的創作類型相聚于此。大眾對藝術的了解度,以及大眾本身的藝術創造能力,都在隨著時間的發酵而不斷提升。一場自上而下的運動,帶我們進入人文狂歡。
這是全民的盛宴,也是抖音x藝術走出的里程碑式的一步。作為短視頻界的引領者,抖音將帶領品牌積極求變,探尋營銷新出口。未來可期,未來已至。我們將看到,最現代的品牌與最古老的藝術,產生的火花如破日驚雷,喚醒每一位用戶心中最深層次的共鳴。

在這個藝術季,我們將看到抖音天降,人們的藝術素養也得以升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一曲大交響樂,我們一同譜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