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賓合影
2019年9月24日下午,由中國新水墨畫院主辦的閑間 · 徐明春書法篆刻作品展暨座談會在中國新水墨畫院·義空間的舉行,展覽由職業經理人張全福策劃、著名批評家賈方舟擔任此次展覽的學術主持。此次展覽是中國新水墨畫院首個藝術家個人學術創作研究成果的匯報展示,也是書法篆刻家徐明春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重要個展。

閑間 · 徐明春書法篆刻作品展座談會現場

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趙樹棟在座談會上發言

著名批評家賈方舟在座談會上發言

著名畫家史國良在座談會上發言

中國新水墨畫院院長邵戈在座談會上發言

策展人張全福在座談會上發言

藝術家徐明春致答謝辭
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趙樹棟、著名批評家賈方舟、著名畫家史國良、中國新水墨畫院院長邵戈、北京皇家園林書畫研究會會長劉伯郎、國家一級演員廖京生,北京經典美術館館長李濤,承德寶興和古典文化藝術館董事長谷鳳和,北京豐澤今朝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連朝,電影出品人、著名導演鄧紹鵬,原北京市懷柔區委常委、武裝部政委田一農,北京市懷柔區文聯副主席、著名畫家孟慶潤,北京陶瓷商會副秘書長陳朝暉,著名收藏家王以波,北京會議中心高同坤,華北賓館馬士華,百度百科賀亮,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組聯部主任鄭貴,著名書法家薛偉東、張德林、王春山、許龍江、張朝漢、徐中哲、程安、湯漢彪、趙國林、喬戰雄以及中國新水墨畫院畫家仝凌飛,孫偲銘,朝克,張峻滔,郝世明,雷蕾等出席了開幕儀式并先后致辭,均對展覽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對徐明春的書法篆刻藝術給予了高度評價。

藝術家徐明春
此次展覽展出藝術家徐明春近兩年創作的行草書、篆書、楷書、篆刻、陶印等百余件作品,展現了他作為專業書家“以書言志、以印寄情”的藝術情懷,同時也表達了對新中國70周年華誕的美好祝福。徐明春的書法筆路較寬,遠取秦漢,近涉明清,注重寫意精神,善于以不同的筆調,去嘗試不同的審美風格。正如陳傳席所說“明春小友書法篆刻皆有古意,又有新法,嚴謹而生動。”

嘉賓參觀

此次展覽的學術主持、著名批評家賈方舟和藝術家徐明春
在此次展覽的學術主持、著名批評家賈方舟看來,徐明春的書法篆刻作品具有一種“從心所欲”的“自由”和“剝離雕飾”的“天然”:“作為一個80后,徐明春已是多次獲得重要獎項的青年書法家和篆刻藝術家,對于他的藝術水準已為世所公認。一個來自貴州大山深處的侗族青年書法家,就像充滿神秘色彩的貴州藝術,他在中國書壇的出現本身就是一個奇跡。恐怕每一個看過他的書法、篆刻作品的人都會覺得,一個出生于偏遠山區的年輕人,一不是家學淵源,出自書香門第,二沒有得天獨厚的學習條件和優越的后天環境,怎么會在這樣的輕輕年紀呈現出如此成熟、如此學養全面的藝術格局?特別是像書法這樣具有深厚悠久傳統的藝術,總覺得沒有多年的修煉是難成氣候的。而徐明春正是在我們習慣于把傳統功力看得至高無上的領域破繭而出,表現出非凡的藝術才智。


展覽現場
其實,徐明春的迅速成長,與他在藝術上的全面素養有著直接關系。他不僅對傳統書法、篆刻深入研習,感悟和汲取歷代名家之長,更重要的是他的學習不是單向性的。書法和篆刻已經是兩個不同的技術領域,他的齊頭并進已經是一種在不同體悟中可以相互借鑒的狀態,加以他在大學本科學的是美術,對造型的理解和審美觀念的建立極有助于他在這兩個領域的精進。”

藝術家徐明春向著名畫家史國良先生介紹展出作品
談及徐明春的書法特點,著名畫家史國良表示:“明春是從大山里走出的侗族孩子。明春的書法篆刻學識、學養在當今業內堪稱一流,相信不會有太多異議。幾年前托友人請他刻了幾方圖章,十分喜愛,這幾方章既古樸又現代,布局、疏密十分講究。還讓我驚訝的是那張包印章的紙,是他習字的廢紙,展平細品此字線條老到,收放自如,一派文化學者氣息,讓我想到了王鏞的書法。至今那張紙片還壓在畫案的毛氈下面,不時拿出把玩。我希望大家通過這次的展覽,看到‘方寸之間’那背后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徐明春
明沈貞題沈周溪巒秋色圖錦帆涇上千年寺,水殿云廊半不存。只有老僧明月下,立當清影夜敲門。
尺寸 :35cmx35cm

朱鳥舒翼圖 尺寸:62cmx138cm
唐線刻殘碑題跋 尺寸:70cmx170cm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0月10日。
部分展覽作品:

畢生此時六言聯 尺寸:50cmx13cmx2
釋文:畢生無不樂事 此時作自在觀

波羅揭諦 尺寸:8.3cmx8.7cm

車馬出行圖題跋 尺寸:98cmx180cm

福壽康寧 尺寸: 9.0cmx8.3cm

蘿月松風五言聯 尺寸:180cmx35cmx2

莫友芝《郘亭詩抄》 尺寸:35cmx35cm

器識 尺寸:8.5cmx5.1cm

唐 劉禹錫望洞庭 尺寸:49cmx45cm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宋 劉子翚醉山簡圖 尺寸:70cmx35cm
倒載山公豈酒狂,羣兒拍手峴山旁。汗青等是虛填耳,不把云臺喚酒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