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產業是國家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國內領先的文玩藝術品線上競拍平臺,微拍堂利用互聯網技術賦能,推動產業互聯網轉型,為文玩行業發展探索新的市場空間;聯合政府扶持工藝美術源產地鄉村,助文玩商家致富。
技術賦能 推動文玩產業互聯網轉型
微拍堂打造文玩藝術品線上競拍平臺,用互聯網賦能文玩藝術品銷售模式,推動文玩產業互聯網轉型。在微拍堂一個個經營得紅紅火火的店家背后,是平臺幫助眾多商家實現小康致富夢的動人故事。
東昌府區堂邑鎮路莊村號稱“中國葫蘆第一村”,走進這里,仿佛置身于葫蘆的世界。村莊的院墻上、大街小巷上,都掛滿了葫蘆,農家院子里更是葫蘆成堆。今年10月,村子里的葫蘆再次喜獲豐收。
聊城日報的記者前去采訪時,村民路凌華一家正忙著晾曬和加工葫蘆,他告訴記者,家里正在做的是酒葫蘆,這種葫蘆做成家居裝飾品銷量很不錯,還有不少網友找他訂做。2019年,路凌華家里的八九畝地都種上了葫蘆,品種包括手捻葫蘆、八寶葫蘆、螞蟻肚葫蘆、中號葫蘆等。

微拍堂App中各類葫蘆工藝品
而路凌華銷售葫蘆的渠道,主要是微拍堂。在微拍堂上,路凌華平均一天成交額可以有2000多元。去掉人工,能賣出2000多元售價的葫蘆成本也就300元,比外出打工的利潤高了許多。
葫蘆搭上“微拍堂”的互聯網快車,行銷至全國各地,打破了以往村民們只能扛著葫蘆走天下的單一銷售模式。這個只有700余戶的村莊,網上開店的就有三四百家,葫蘆銷量占全國市場的80%以上。
微拍堂等互聯網平臺的發展,讓葫蘆開始向產業互聯網轉型,開拓了更多的銷售市場,村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賺得盆滿缽盈。
聯合當地扶持工藝鄉村 助文玩商家致富
在技術賦能文玩互聯網產業轉型之外,微拍堂還聯合政府扶持工藝美術源產地鄉村,幫助文玩商家發家致富。“石雕之鄉”青田就是微拍堂聯合政府精準扶貧,帶動鄉村經濟振興的縮影。
2018年底一塊寫有“微拍堂村-山口村青田石雕電商示范基地”的牌匾被掛到了麗水青田電子商務協會的門口,這是微拍堂和青田縣青田石雕產業保護和發展局合作,在全國設立的首個“微拍堂村”。
微拍堂用“文化+互聯網”鄉村經濟新模式。扭轉青田石雕跌入谷底的行情。通過將線下交易轉為線上,改變落后的傳統產銷模式,用電商標準化的銷售流程,巧妙地解決了石雕行業交易難、定價難、鑒定難、信任難的弊端,孵化出一大批新的石雕消費群體。
微拍堂立足當地特色傳統文化名片,在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積極保護和傳承了中華傳統技藝和文化成果。當地政府的工作人員表示,微拍堂的這一舉措,幫助許多當地石雕產業從業者找到新的創業模式,村民收入也大有提升。

“微拍堂村”
數據顯示,山口村2000多戶常住家庭中,在微拍堂上開店經營青田石雕的家庭就超過400戶,2017年該村在微拍堂平臺的石雕銷售額超2000萬,占到當地總體銷量的25%左右。
推動文玩產業互聯網轉型,助力文玩商家致富,微拍堂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