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簡介》
陳亞蓮,藝術家,策展人,影視出品人,詞作家,編劇,導演,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作院美術研究員,曲阜師范大學教授,
北京女美術家聯誼會副會長;
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國際藝術發展基金主任;
中國收藏家協會當代藝術收藏委員會副會長;
中國僑聯青聯委員;
北京大學海外僑領中國國情研修班美學教授;
中華英才雜志專家委員會專家。
2005與人大副委員長熱地在人民大會堂《我的西藏十年》個展上
《作品欣賞》
作品《天路》中國美術館 館藏作品
《僧》
《覺悟堅贊巴》
《慈悲的叮嚀》
《生命的禮物—康巴》
《升騰》
《鐫刻的記憶》
《列仗》
《提香》
《雅魯藏布江》
《生命的曙光》
《姐妹》
《晌午》
《高原秋》
《撫今追昔》
《生命的禮物—安多》
《鷹》
《慈愛的光輝》
《酸梨》
《穿越》
《鐫刻的記憶》局部
《空》
《慈悲的神變》
《如影隨形》
破繭成蝶—陳亞蓮的藝術征程
——武玲
很難用一篇簡單的文章定義陳亞蓮先生的藝術旅途,她充滿激情與力量,好像永不疲倦,熱烈而敏感,豐富又深沉,你總能在對她的理解中,內省自己的淺淡與柔弱,也在她的歡樂中真心的感同身受。
青春初始深受儒道影響的陳亞蓮,自東海而來赴西域遠行,歷經十數年,潛心研究藏族文化和藝術,同時涉獵美學、心理學,人類學與教育學。乙酉年個展之后,她陸續在世界各地游歷,釋放藝術家的敏銳感觸去觀察各類別藝術作品,同時沉浸在重金屬、搖滾、爵士和小眾音樂里。她在這時期,有感而發寫了很多的中英文歌詞,與眾多音樂人合作完成的每一首作品,都如靈魂交響,讓聽者洗魂煉心,敬畏感慨。她的編劇風格至情至性,邏輯嚴謹細致,天馬行空又極其讓人振奮。而她的影視IP設計中,所表達的宏大世界觀,充滿的哲學和倫理力量,綺旎絢爛的美術場景是眾多影視美學的指導標準。而道德、愛情、勇敢和生命一直是貫穿在她藝術世界中最重要的推崇方向。
這里需要闡述的分為六個主要方面:一是她在平面國畫創作中的跨時代進步;二是她在影視多維空間中的探索實踐和美術場景的精度研究繪制;三是建立在她個人思維基礎上衍生而出的宏大東方宇宙觀及墾鑿出的《八萬光年》系列文學巨著;四是百位虛擬軟科幻人物和八大玄幻神獸數字資產的逐步完成;五是實驗音樂的拓展性投入和未來聲像畫一體的盛大演出;六是影視拍攝的工業化技術進步與女性導演綜合素質的完整體現。
陳先生是所有她周圍的朋友和學生對她一致的尊稱,一九九八年她《走進西藏》的個展,就驚動了人民日報,數家電視臺,文聯和美術界。自徐悲鴻、蔣兆和、王子武等眾位藝術巨擘在中西合璧的國畫研究中,對人物的精準描繪,一直沒有達到三維立體寫實的質感張力完全呈現,而年輕的陳亞蓮在她筆下巨大的畫幅中所表達出的力量與超寫實手法,震驚世人。各國藏家紛至,媒體連載曝光,藏族文化熱度應時而上,如現在的丁真。她所描繪的那些畫面里,人物樸實淳厚,栩栩如生,感人淚目。隨后青年女畫家陳亞蓮陸續獲得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一等獎和特等獎的消息,傳遍海內外。
二零零一年她的中國畫作品《高原的春天》被國務院紫光閣收藏,并入選《中南海紫光閣藏畫》。榮耀加身,災難也隨之發生,藝術才女在藏區寫生中遭遇車禍,折斷了天使一般的右臂,繪畫之旅折戟而停,那么讓人哀唏嘆噓。而對她而言,敢于獨身進藏,翻過雪山,經歷過山體滑坡和各種生死考驗的陳亞蓮怎會向命運屈服?澎湃的戰意和強大的精神力激蕩在她年輕的心中,二十五歲的韶華之年,她用斷臂打開藝術設計之門,掀起藝術與寶石的融合之路,成為明星商賈追捧的對象,并因此涉入影視圈。二零零五年末,在所有人以為她會淡出美術界的時候,人民大會堂拉開了她《我的西藏十年》個展的序幕,五十余幅超大作品現世,萬人空巷,數百家媒體聯合報道,人大副委員長熱地先生親自剪彩,何厚鏵、許嘉璐等領導蒞臨參觀,出版同名畫冊《我的西藏十年》,并被國家圖書館收藏,一時風華無兩!她恢復了右臂的功能后,又重新站在了藝術的殿堂之上。次年陳先生調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的中國畫院,成為一名國家級的美術研究員和重彩國畫創作者。也因此安定在北京,等待開啟她又一輪以藝術征戰世界的旅程。二零零七年,陳亞蓮帶著新創作的《空》《慈悲的神變》《金色的叮嚀》《如影隨形》等十余幅大作,在中國民族博物館舉辦《雪域風情國際巡回藝術展》,時任中宣部部長的劉云山親臨參觀,強調國畫創作在中國文化發展上的重要性,同時對陳亞蓮表現民族團結的感人作品給出很高的評價。作品《生命的禮物》榮登權威《美術》雜志三月刊封面。二零零八年奧運會期間,受邀出版新華通訊社主管的《奧運2008特刊-中國書畫名家—陳亞蓮???,薩馬蘭奇在專刊提字:"相信《奧運特刊》的力量,同時全國各地的路面廣告都出現了陳先生的作品,持續全年之久,熱度斐然。二零零九年,她的重要中國畫作品《天路》在中國美術館參加全國十一屆美展,之后被中國美術館永久館藏。這里的每一項,對于其他的藝術家來說,都匪夷所思,望塵莫及,她的身上凝結了時代進步的精神符號,讓她在挫折中又充滿著幸運和機遇。她的經歷,讓每一位學習美術的孩子們都燃起熱情的渴望,見賢思齊,陳亞蓮已經成為一代年輕美術學子心中的理想。在這幾年的巡展之路中,她中國畫《父親》、《天路》參加"靈感高原"西藏大展,并赴意大利巡展,她在紐約成立工作室,兩次登上世界日報的頭版,成為紐約僑領,著名的華裔女藝術家,同時她與好萊塢導演協會和紐約電影學院接洽,研究影視創作,并行進入導演和音樂人之路。
二零一四年她回到北京, 獲得2013和諧中國年度特別貢獻藝術家獎。 在798藝術區建立勞特斯辰藝術空間,捐款成立國際藝術發展基金,全力支持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和發展,實施'一千零一夜藝術家發展計劃',有序的開始收藏當代藝術作品。
這五年來,她從獨立藝術家跨界成為推動藝術行業發展的出色策展人,提出'第三種美學'的觀點,引發整個藝術圈的震動和思考。在與藝術家的聯合創作中,她提出清醒的思路,陸續完成《武當之巔》《珠穆朗瑪》《天安門》《時間豐碑》《三合圖》《十二生肖》《八大神獸》等系列重大題材作品,建立勞特斯辰國際美術館,用數千幅作品成為主體館藏架構,讓798的原創藝術有了更好的展示平臺。在此期間,她更是不忘回饋母校曲阜師范大學,成為學院教授,建立"陳亞蓮獎學金",為美術、音樂、體育、國學、書法和文學院的優秀學生,提供和給予捐助。就任北京女美術家聯誼會副會長和中國收藏家協會當代藝術收藏委員會副會長,任中國僑聯青聯委員,受邀成為北京大學海外僑領中國國情研修班美學導師和中華英才雜志專家委員會的專家。而這些還遠遠不夠,進軍影視和音樂界是她又一步的宏偉目標。二零一八年她在影視行業小試鋒芒,聯合投資出品網絡電影《熱血三人行》,在愛奇藝獨播。全力計劃《八萬光年》超大型影視游戲動漫IP的開發,為此百戰歸來再讀書,繼續為未來充電,陳亞蓮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和國研斯坦福'世界五百強'班學習,成為她實現下一步目標的基石。求知若渴,竭力追求,永不停歇是陳亞蓮的藝術旅程寫照。
二零二零年,是她最忙碌的一年,微博粉絲突破五百萬,成為頗具影響力的人文藝術博主,大V。帶領藝術家、音樂人、聲效、編劇、作家、海報設計、影視特效、導演、攝像、美術、服裝等十幾家團隊,進入《八萬光年》系列影視的開發和制作拍攝期。
我們期待看到一顆巨星的冉冉升起,她那么耀眼又溫暖,帶著母性的力量和愛,來到每一位的身邊,給予周圍希望和信念,我們會永遠支持她!
——個展:
1998 在中國美術館舉辦《走進西藏》個人畫展;
2005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我的西藏十年》個人畫展;
2007 中國民族博物館舉辦《雪域風情藝術展》。
——-參展:
2009 中國畫《天路》在中國美術館參加全國十一屆美展;
中國畫《父親》、《天路》在北京參加"靈感高原"西藏大展,并赴意大利巡展;
2011 中國畫《撫今追昔》、《鐫刻的記憶》參加在中國軍事博物館舉辦的"紀念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美術作品展";
2014 中國畫《天路》參加在北京炎黃藝術館舉辦的第二屆世界華僑華人美術書法展;
2015 中國畫《雅魯藏布江-往事隨風》參加《精彩歷程》北京女美術家聯誼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展,
2016 中國畫《雅魯藏布江》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
2016 中國畫《天路》參加中國美術館賀歲大展《中華民族大團結全國美術作品展》,并被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
—— 獲獎:
2000 中國畫《撫今追昔》獲第三屆首都藝術博覽會特等獎;
2002 中國畫《鐫刻的記憶》獲國際藝術博覽會國畫組一等獎;
2014 獲得"2013和諧中國年度特別貢獻藝術家獎。
——出版:
2001 中國畫《高原的春天》(又名《高原牧民》)被國務院紫光閣收藏,并入選《中南海紫光閣藏畫》;
2005出版畫冊《我的西藏十年》,并被國家圖書館收藏;
2007 中國畫《生命的禮物》榮登《美術》雜志三月刊封面;
2008 出版《奧運2008特刊-中國書畫名家???/span>
——— 捐贈
2016 個人捐資百萬在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成立"國際藝術發展基金"贊助各項藝術展覽與重要藝術活動;
2017 被山東曲阜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聘為教授;
在山東曲阜師范大學成立陳 亞蓮獎學金。
———策展
2016年《炁-張肇達畫展》、《秩序出軌》
《愛情是什么》、《無界之界》、《大幻化網》、《文人的調侃-李旺藝術大展》等等重要當代藝術展;并獲2016年798藝術節優秀展覽獎及活動組織獎。
2017年 策展《歸去來兮》、《孤獨者的尊嚴》、 《第三種美學》《勞特斯辰藝術家版權作品展》
2018年出品電影《熱血三人行》愛奇藝獨播
2018年《勞特斯辰的八萬光年》系列展;
2019年《無量與承付》當代藝術展。
2020年 創作新八大神獸IP從劇本到漫畫,游戲到《八萬光年》系列影視開發拍攝。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798藝術區798東街D08號 勞特斯辰國際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