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號院博物館啟幕“《北京范兒 Beijing Fan(er)》發現老北京生活之美系列活動”之牧野藝術作品展
春光明媚,孩子們在胡同兒里滾鐵環,玩撞拐;夏日里一聲炸響,誘人香氣飄散,街頭的爆米花出爐嘍;秋末時師傅用篩子搖圓了煤球兒,晾在不礙事的街面兒上;入了冬,全家齊上陣,搬運大白菜儲備入窖……這些記憶,隨著首都的發展再難尋覓,可卻沉淀成了老北京的一絲絲底蘊。老胡同兒、四合院兒、大雜院兒中的生活,塑成了北京人的誠善、熱情、包容又“愛面兒”,成就了“北京范兒”!這個正統的北京詞兒,無法準確解釋,只能用心去感受。
5月18日為國際博物館日,93號院博物館攜手知名畫家牧野,啟動“《北京范兒 Beijing Fan(er)》發現老北京生活之美系列活動”之牧野藝術作品展。通過繪畫、實物、影像等方式,重現老北京溫馨回憶,展示北京民俗風貌,讓觀眾對首都北京有更深入的了解。

畫家牧野在展覽上為觀眾講解北京歷史民俗
93號院博物館館長藺熠在畫展開幕式上致辭。93號院博物館地處于北京老城,利用國家級歷史文化保護街區大柵欄琉璃廠地區的一處大雜院改造而成,自2014年起公益開放。93號院博物館扎根社區,探索與非遺傳承人、藝術家、社區和傳統文化愛好者的共生共享模式,成為了北京老胡同里的一處新亮點。自開館以來,93號院博物館成功舉辦百余場非遺精品展及藝術展,組織了百余位非遺傳承人到館開展非遺文化講座與技藝傳授,接待海內外非遺文化交流者和體驗者數萬名。同時,93號院博物館也帶著非遺走進校園與社區,走進企事業單位,開設非遺創客教室,擔當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傳播重任。

93號院博物館館長藺熠致辭

參加畫展開幕式的嘉賓們合影留念
本次展覽上,觀眾能夠欣賞到多幅源自老北京生活的畫作,從而了解更真實、充滿煙火氣的北京。畫作均出自北京畫家牧野之手。牧野1947年出生于北京,少年時展現出非凡的繪畫天賦,被大師葉淺予發掘,后師從葉淺予、中央美術學院畢建勛教授,至今已從藝60余載,以極具個人風格的水墨人物畫特色而聞名畫壇。牧野自幼生活在皇城根下,耳濡目染京腔、京韻的京城民生市井文化,寫生的足跡遍布北京城大大小小千余條胡同。牧野的人物畫不復制、不模仿、不造作,以寫實的手法展現老北京人一代又一代的生活和變遷。他筆下的北京筆筆真實,墨墨真意,不完全拘泥于表面形似,而是追求整體神韻,充分發揮水墨特點,調和出獨屬于北京的氣象萬千。

畫展現場

畫展現場
作為身處于北京老胡同中的小微型博物館,93號院博物館長期緊貼民眾,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職能,助推文化發展與創新。來到93號院博物館,觀看《北京范兒 Beijing Fan(er)》展覽,賞老北京的民俗變遷,了解北京城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滄桑巨變。
展覽日期:
2021年5月—7月
展覽地點:
西城區鐵樹斜街93號
門票: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