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福翠王珠寶集團有限公司
摘要:玉石是大自然賜予人類最珍貴而又原始的寶物,經過玉雕師的巧手雕琢,變成了一件件具有藝術性和觀賞性的藝術品,同時也賦予了玉石靈魂與生命,引人無限遐想。
關鍵字:翡翠 玉雕 藝術
翡翠其實就是緬甸獨有的特級硬玉。東方人從古到今,都崇玉愛玉,翡翠乃玉石之王,它從古至今為什么一直讓人迷戀?有人說是因為它如盈盈綠水變化萬千的神秘美麗;有人說是因它的形成需要幾萬年以上的時間和上億種偶然的地質因素;有人說,是因它“一刀窮,一刀富;一刀生,一刀死”,舉手之間就能把人變為百萬富翁或叫花子的刺激性;有人說,只是因為它身上被賦予得太多的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方文化。 “翡翠”一名,有人認為是來自鳥名,這種鳥有赤色和綠色之分,為了區分它們,人們把赤色羽毛的鳥叫做“翡”,把綠色羽毛的鳥叫做“翠”,合稱翡翠,在珠寶市場上行業人士有翡為公,翠為母的說法。 關于翡翠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個說法。曾經,在中國的皇家里,有一種人工制作的戴在頭上的飾品,主要原料就是選擇顏色鮮艷的鳥類的羽毛,然后搭配金和銀制作成飾品,這種人工制作的飾品叫做點翠,是一種非常漂亮的,顏色豐富的飾品。 而后來,因為鳥類的羽毛畢竟不太容易保存,所以損耗率特別高,后來翡翠傳入中國,人們發現,翡翠的顏色與制作點翠的鳥類的羽毛的顏色很相似,就想著能否用翡翠來替代鳥類的羽毛,就這樣,用翡翠制作的飾品誕生了,而這種玉石,也就被命名成了翡翠。
評判一件翡翠的質量好壞和價格高低還得從翡翠的基本性質和品種特征入手,理論上講翡翠的質量評價可以從顏色(色)、質地(種)、透明度(水)、地張(底)、工藝水平(工)等方面進行,這里顏色是首要的“種”、“水”、“地”三方面可以認為是翡翠質地細膩通透與否純凈度及裂綹特點的綜合評價,雕工和重量大小同樣也是必不可少的指標。
色彩 翡翠的顏色是其質量評價的首要指標。翡翠講究“濃、陽、正、勻”,達到這四點才是最好的。其含義是:濃:是指翡翠顏色的飽和度,顏色越深越濃郁越好。飽和度低時顏色淺,但有時太深容易影響透明度。陽:是指翡翠顏色的亮度。無論何種顏色的翡翠,只有顏色鮮艷才是上好的翡翠顏色,會提振人的精神。正:指的是顏色的純正程度,不能摻有其他顏色,以色標正綠為標準。在觀察翡翠時,看不出有其他顏色的色調,就是純正度最高的顏色。如果綠色中帶有偏藍,偏黃的顏色會降低綠色的鮮艷程度,對翡翠的價值影響都很大,偏灰的更是使人感覺既暗又臟。因此,一般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濃色正綠是最好的,價值也是最高的。勻:是指翡翠顏色分布的均勻程度,在種水和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顏色越均勻越好。翡翠是由無數微小晶體組成的,所以翡翠的顏色很難分布均勻,而這種不均勻正是翡翠顏色的特點,翡翠的均勻度越高,含綠色越多,價值也就越高。
質地 質是指翡翠本身出顏色外的其他性質,也稱“地子”或“底子”,在中國南方也稱“地張”、“底障”者。質地堅實細潤,潔凈、透明度高、底色均勻漂亮、光澤強的翡翠是好品種;而那些不透明或無水頭的品種質量較差。市面上的翡翠飾品,按照種水來劃分的話,大致可以分為玻璃種、冰種、糯種和豆種這四種。翡翠業界有句話說,“外行看色,內行看種”,強調的就是翡翠種質的重要性。
透明度 透明度和紋理是互補的物理現象。玉石質地越細,通明度越高。玉的亮度被稱為玉的“水”。在翡翠種老、晶粒細小、結構緊密,底子純凈的情況下才能產生的水,是更甚于透明度的光學現象。水是各方因素合成的效果,是光線在翡翠內部作用后的結果,透明度是有水的基本要素,缺少了種、底子的配合,單純的透明不會轉化為水。有水必透明,而透明未必有水。翡翠的水是一種狀態,透明或半透明間凝滯著如湖水里的暗波一樣,似靜止又似涌動。綠色含水,則綠色幽邃、富彈性,似漫無邊距。無色有水,則清澈如溪。
地張 在翡翠質量的諸多指標中,最讓人感到模糊但又回避不了的概念就是底了。因為論玉必論底,談翡翠玉也常常談到底。 底即是人眼對翡翠玉飾品外表和內部的一個直觀感覺,又是一項綜合評定翡翠玉質量的指針,是翡翠玉質地(種)、透明度(水)、光澤、凈度和淺色基調的綜合體現,所以對底優劣的評價具有不可定量性。 對于翡翠玉而言,地張既是翡翠綠色的襯托,也是綠色得以施展的場所。翠色與周圍的地張要協調才能更好地體現出翡翠的美感,如果翠色的大小和周圍的地子透明度恰好合適的話,當光線射入翡翠時不會完全穿透,而是在翡翠內部發生慢反射后再發射出來進入人眼,這樣翡翠的綠色就會變得顯眼且范圍擴大一些,出現一種翠與地張交相輝映的理想狀態,要是地張過于通透純凈,射入的光線就會穿透或者映入深層,而在綠色的部分漫反射不強,這樣綠色照映而出的光線較弱,人眼看來也只是地張與綠色融合而已,綠色部分并不會顯眼。但若翠很好,周圍的水頭差、雜質多、色臟的話,這種情況稱為“色好地差”,在這種翡翠中綠色也就展露在表面一點點,整體看起來顯得干悶呆滯,通常在制作翡翠飾品成雕刻翡翠工藝品時,也要根據綠色與地張的照應關系,靈活的設計造型來通過地張增大綠的面積,如果不能增大也要使綠色顯得突出出來,不能因地張而對綠有所損傷。 翠的水與種也要協調,如種老色很好,水又好,雜質臟色少,相互襯托,就能強烈映襯出翡翠的清麗、潤亮及價值來。“地”的結構應細膩,色調應均勻,雜質臟色少,有一定的透明度,互相照應方能稱“地”好。
工藝水平 下面著重介紹翡翠的質量評價的工藝水平。工藝也是評價翡翠價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雕件的工藝,不僅要講究好的寓意,更要講究俏色,另外還要求刀法細膩,造型優美,線條流暢。一塊好的玉加上好的工藝,恰如錦上添花,價值也會有很高的提升。
寓意 翡翠上的雕飾不僅有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也表達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良辰佳節的慶賀。俗話說“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雕刻在翡翠上的各種圖案都表示著不同寓意的吉祥和祝福。其中,最常見的翡翠佛,它常常取材于大肚彌勒佛造型,它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是解脫煩惱的化身,其大肚能夠容納天下難容之事,正如“宰相肚里能撐船”,此類玉雕圖案寓意有福(佛)相伴,具有保佑人平安的作用。翡翠路路通:珠圓玉寶預示財源滾滾路路通,避邪避災,更能旺運旺財,玉圓亦代表著遇緣。在中國人心中,萬事成功既是圓滿。路路通可以隨著人體的運動而不停地轉動,象征著人生道路永遠暢通無阻,借住它的吉祥之意可以促使事業的發達和生命的延續。翡翠竹子:以竹子象征著生命的彈力、長壽、幸福和精神真理,故翡翠玉竹雕件,除有竹報平安、步步高升、節節高等寓意之外,還彰顯佩戴者的格調、品味、氣節、中通外直、虛懷若谷,為高雅之人。翡翠葉子:一般喻示事業平步輕云。葉子搭配如意:事業如意;搭配貔貅:生意興隆,招財進寶,事業騰飛的寓意。翡翠葉子還有一種寓意象征富貴、金枝玉葉,更代表著和諧、吉祥......因此翡翠制品不僅使人們喜愛佩戴或用以擺設的飾品,也是親朋好友之間相互饋贈、禮尚往來的最佳禮品。所以,當你收到(或送出)一塊翡翠制品,你不僅收到(或送出)了一件精美的禮物,同時,也得到或送出了一分真誠美好的祝愿。
俏色 高明的玉匠充分理解和運用玉的俏色,順色取材、因材施藝,或雕人物,或琢動物,或作山水,或刻花卉,鬼斧神工,達到天工合一的效果。那么翡翠雕刻中翡翠俏色、分色、巧色是值得我們去了解的。 巧色,顧名思義就是巧妙運用顏色的意思,指的是在玉雕過程中,盡可能地保留原石上的顏色,并且盡量將它們巧妙地運用到雕刻的題材中,使其不但不成為瑕疵,反而能讓最后的成品更加獨具特色,更加的形象生動。 翡翠雕工分色,這是近幾年才逐漸被人們關注的玉雕技法,指的是在俏色的基礎上,將不同顏色的部分嚴格區分開來,力求做到層次分明。分色較于巧色、俏色更具有挑戰性,因為翡翠的顏色往往是過渡性變化的,這就要求玉雕師不僅要有精湛的雕刻技藝,更要對翡翠原石各方面都要非常熟悉而且勇于嘗試。 翡翠俏色,是翡翠行業里的行話,經常使用的一種專業詞語,它指的是在翡翠雕刻過程中,翡翠玉雕大師縱觀翡翠玉料,巧妙的運用翡翠上的多種色彩,來雕刻完成翡翠雕件。雕琢俏色翡翠,重要的兩點:選材和構思。翡翠精工雕刻有好的選材還是有好的構思,所以玉雕師在這里就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好的選材,好的創意設計,再加上出神入化的雕刻技術對玉石進行雕刻,從而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玉石作品。 總之,翡翠俏色是一項非常古老的工藝技術,它能讓翡翠充分發揮它的特點,形成惟妙惟肖,獨具特色的翡翠玉雕作品。
意境 中國人講究意境,在翡翠雕刻中意境尤其重要,因為翡翠是不可再生資源而且每一塊翡翠都不可能是一模一樣的,翡翠雕刻師則根據翡翠本身的特色、賦予其意境雕刻出來,賦予怎樣的意境、將決定該翡翠的價值的高低。 那翡翠的“意境韻味”究竟看哪里呢?
種水。到達冰種甚至是玻璃種的翡翠,晶體結構產生的強光效應清婉如冰,宛若初雪,酷似晨珠在自衍的顏色中透出的清瑩,在陽光照射下的剔透成就一場“凈水出芙蓉,天然去雕刻”的優雅。
飄花。飄花翡翠,猶如中國傳統潑墨山水般的意境,讓人回味無窮,越看越有味道,一件做工得當的飄花翡翠,往往是飄花部分的分,而不是雕工得分,一般來說,飄花翡翠貴在樸實而非雕刻!
雪花棉。雪花棉雖斑斑點點,但與種水佳的翡翠聯合就是錦上添花,明凈如水的底子經雪花棉的粉飾“點點皆清瑩,粒粒如霜雪”猶如臘月飄零的飛雪,漫空飛舞而又靜美無暇,纖塵未染,綿綿柔柔每一片雪花都舞出詩意的柔曼“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結語:從古至今,多少礦工穿梭于山石中,就因為這種神秘的石頭,它可以讓人一夜暴富,也可以讓人一夜破產。僥幸心理是人的天性,所以也就存在了“賭”這個詞,不可思議的神秘感始終籠罩著緬甸那片礦山,千百年來吸引無數的人趨之若鶩。有一句話最能概括翡翠的這一特性:“有著卑微的起點,被一層厚厚而又難看的外皮包裹,卻演化到具有謎一般價值的珍寶,翡翠確實是不可思議的品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