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新加坡秋齋藏畫展”在保利藝術博物館開幕,展示新加坡著名收藏家曾國和先生珍藏的百余件書畫珍品。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榮寶齋藝術顧問米景楊先生,新加坡駐華大使館參贊鄧榮超先生,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館長郭建超先生,美國資深收藏家楊思勝先生,資深藏家鐘志森先生,著名影視明星王剛先生,著名畫家楊延文先生,著名畫家李小可先生以及眾多拍賣界同行及業界知名人士出席了開幕式并參觀了展覽。
“秋齋”兩字原是齊白石寫的篆書,寫得渾樸、不雕、雄健清剛、氣凝勢重。70年后,這幅書法流傳到新加坡,成了“秋齋”主人的收藏齋號。秋齋主人曾國和,自幼喜歡富有中國民族文化色彩的中國書畫。早年從事新聞工作,1979年有機會隨新聞業代表團訪問中國,通過榮寶齋與中國書畫收藏結緣,開始他的收藏之路?;貒蠼洜I新華美術中心,突破營業范疇,以個人眼光和素養,成為重要的鑒藏家和新加坡經營最成功的中國水墨畫經紀人,對中國書畫在新加坡的推廣,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曾國和在接受雅昌記者采訪時說道:“今天畫展上的作品,來自新加坡,更是來自中國,每件作品都是新中兩地多年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花,是新中兩國藝術交流與發展路上的動人牽手,更是兩地源遠流長的文化情緣的真實見證。我是戰后在新加坡出生和長大的一代,因為教育的關系,個人自小就喜歡中國畫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和美感,后來又很幸運地能夠從事我所喜愛的書畫事業經營,有機會接觸到大量中國名家書畫,還得以拜識李可染先生、陸儼少先生、吳作人先生、吳冠中先生等藝術前輩,不僅讓我獲益良多,更讓我終身感念。
今天能夠有這么一個難得的機會,來到北京,和大家同聚一堂,交流請益,我個人感到非常榮幸,內心既有萬分的激動,又懷著萬分惶恐。今年是新中建交20年大慶,能夠有幸在這么美好的時間,來到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舉行這次小小的個人報告會,猶如一枚來自遠方的小石子,能夠投入這一池美麗的湖泊,蕩起小小的水花,讓在水面漾起一些水紋微波,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美好的記憶,也希望能夠提供大家一些討論的風景與話題,是一件很高興的事。”
配合此次展覽的畫冊《新加坡<秋齋>藏畫集》,是曾國和所經營的新加坡新華美術中心創業30年的一個總結和“個人旅途的一小段記錄”。畫冊以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現代繪畫為范圍,用有限的收藏展現了20世紀中國畫家偉大的藝術成就。更是兩地民間藝術交流所留下的難得歷史記憶。
“秋齋”收藏以表現20世紀中國水墨發展為主線,系統收藏近現代南北畫派各代表性名家作品,承前啟后,是新世紀新加坡收藏中國書畫的一座高峰。此次展覽的作品時間由清末任伯年至當代吳冠中,前后百年,囊括京津、金陵、上海、嶺南各家書畫逾百件,包括多幅巨制,除了傅抱石代表作《云中君與大司命》之外,還有齊白石、徐悲鴻、潘天壽、黃賓虹、陳少梅、陸儼少等近現代書畫史上各大藝術巨匠的經典佳構,可以比較完整地呈現20世紀中國水墨書畫發展風貌,是全面了解中國近現代書畫的一次良機。
據悉,此次展覽持續至4月25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