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雜志2010年第4期推出被專家認為當今國內外最完整的黃公望專題。今年“兩會”結束會見中外記者時,溫家寶總理答臺灣記者提問時講了一個故事:“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79歲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但現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在杭州市),一半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幅畫什么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
溫總理的話,充滿了對兩岸“血濃于水”同胞情誼的深情寄托。也為了給讀者以完備的資料,《中國書畫》雜志社以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投入大量精力廣泛搜集整理了分藏于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云南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等地以及個人收藏的黃公望各個時期的創(chuàng)作作品以及部分的臨摹作品數十件,并且對之進行了深入的編輯和整理工作。此次專題,全面的涵蓋了黃公望各個時期的創(chuàng)作風貌,從中不僅可以清晰梳理黃公望山水畫風格形成和演變的軌跡,同時也給研究者提供了最為全面的不可多得的高清晰、原色印刷的圖片資料。。
《中國書畫》雜志此次推出的黃公望專題, 特別隨刊精印了《富春山居圖》的大型復制拉頁,經過對原作圖片精心的拼接復原化處理,形神畢肖、加之印刷精美足可傳原作神韻,是目前為數不多真正做到“下真跡一等”、內容最完整、完全忠實于原作的影印本?!陡淮荷骄訄D》是黃公望的代表作,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存分為前后兩段,前一段為浙江省博物館收藏,后半段現存于臺灣故宮博物院,此次《中國書畫》黃公望專題同時刊登了被稱為《剩山卷》和《無用師卷》兩個殘卷,這也表達著海峽兩岸期盼《富春山居圖》兩段能夠合璧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