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5日下午7點半,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南山路182—1號的杭州西湖當代美術館將隆重舉辦“釣魚島記”——李道柳作品全國巡展杭州首展開幕儀式。展覽由資深策展人吳震寰先生策展,哈佛大學秦風先生擔任學術主持。屆時,幾百位社會各界人士將見證這個具有一定歷史意義的展覽盛況。
眾所周知,釣魚島自古就是中國無可非議的神圣領土,但因上世紀70年代“世界警察”——美國私相授受,將中國的領土交付日本管理,為原本一衣帶水的中日兩國日后矛盾埋下了伏筆,對此日美兩國心照不宣。日本自二戰投降后奉行和平憲法,但日本始終沒有反思自己的軍國主義,反而死灰復燃,蠢蠢欲動,不斷突破和平憲法框架,大力發展軍事軍備。在釣魚島問題上,從默許日本人登島到政府欲出面將釣魚島國有化,不斷觸及中國底線,制造矛盾。
在領土主權問題上,中國政府及中國人民沒有任何的后退和回旋余地。 “釣魚島記”,就是藝術家李道柳基于當前中國面臨嚴峻的南海形勢,及愈演愈烈的釣魚島風波,而在藝術上做出的適度反應和深度反思。是中國藝術家首次以“釣魚島”為主題的展覽,展現了藝術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錚錚風骨。
同時,本次展覽也是傳統水墨觸碰政治題材,為探索傳統水墨的當代化提供了一個經典案例,是一個具有鮮明時代感和學術價值的展覽。藝術家沒有沉溺于小我的藝術趣味,而是采用最傳統的水墨技法,直指當下政治形勢,以全景性的水墨長卷、獨特視覺的裝置藝術,為我們展示了錯綜復雜的中國周邊國際社會形勢。值得肯定的是,藝術家沒有就釣魚島爭端而論釣魚島,而是超脫于具體的爭端,用藝術的語言為我們解讀釣魚島提供了一個獨特視覺。
尤其獨特的是,藝術家采用殘破的明代城磚作為繪畫材料,當我們在駐足于四百多年前、象征中國主權的明代嘉靖二十九年造的城磚前,靜靜聆聽上世紀七十年代北美保釣“十一勇士”首次會議的歷史錄音在塵封四十多年后的首次披露,我們似乎穿越了過去、現在和未來,感受到厚重的歷史感及鮮明的時代感。
李道柳1973年出生于海南,早年從浙派古琴家徐曉英先生學琴,繪畫藝術得自黃國強先生、鐘正山先生指導,曾任TOM美術同盟主編,是資深的當代藝術界人士,現為北京香山美術館副館長、美術同盟網主編、峨眉山報國寺書畫院副院長、天津美術學院現代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等。本次展覽是繼藝術家2009年的“打口”個展后的又一次厚積薄發。
藝術家表示,作為七十年代生人,謹以此展以藝術的方式,向發端于四十年前、風起云涌的民間保釣運動致以深深的敬意,并希望有可能把作品拍賣以支持他們的正義行動,同時盼望將來有生之年能在釣魚島舉辦個展,屆時將以個人的名義邀請日本人上島觀摩。
據悉,本次杭州首展展覽時間為兩周,隨后展覽擬移師福建廈門、四川成都各地巡展,最后返回北京。李道柳表示,之所以選擇這個路線圖,是因為浙江和福建兩地是歷代抗倭的最前線,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是當前大陸民間的保釣中心,而四川是大后方,希望巡展能讓更多的民眾關注、支持保釣運動。
一個七十年代生人向發端于七十年代、風起云涌的民間保釣運動致敬
“釣魚島記”
——李道柳個展
展覽名稱:“釣魚島記”——李道柳個展
聯合主辦:北京香山美術館/北京當代藝術館/杭州西湖當代美術館/廈門御和德唐藝術公社
特別支持:華藏山社
策展人:吳震寰
學術主持:秦風
展覽總監:童雁汝南/王雁飛
媒體總監:馬一鷹
展覽時間:2012年9月15日起
首展:杭州西湖當代美術館
地點:杭州市南山路182—1號
時間:2012年9月15日-30日
開幕:2012年9月15日下午19:30
巡展:杭州/廈門/成都/北京
李道柳介紹
李道柳,1973年出生于海南,自號白蓮居士。早年從浙派古琴家徐曉英先生學琴,繪畫藝術得自黃國強先生、鐘正山先生指導。曾任TOM美術同盟主編,現為北京香山美術館副館長、美術同盟網主編、峨眉山報國寺書畫院副院長、天津美術學院現代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等。
主要參展有:“打口——李道柳個展”(2009,天津美術學院)“打口——李道柳北大巡回展”(2009,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只賣給奧巴馬——李道柳個展”(2009,北京地下798藝術空間)、“智慧——藝術的靈修之道”(2010,北京香山美術館)、“般若無邊”(2010,峨眉山報國寺)、“集體通道——當代水墨與傳統水墨對照展”(2012,北京當代藝術館/臺灣)等。主要策展有:“2007中國當代藝術海報文獻展”(2008,北京環鐵美術館)、“啊,我們!——中國三十年當代藝術展”(2008,國家大劇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周年當代藝術成果展”(2009,北京飯店金色大廳)、“文脈中國”(2011,北京當代藝術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