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拿著一個500元買回來的現代工藝品到涉事“展覽公司”暗訪,竟被該公司的“鑒定大師”鑒定為晚清古董,價值高達30萬元!隨后記者拿給華南農業大學林學系退休教師陳楚標鑒定,結果是一般沉香木,價格并不高。
鑒定:2分鐘,現代工藝品變晚清古董
1月6日上午,記者拿著一個茄子狀的現代沉香工藝品到尊藏公司暗訪,鑒定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尊藏公司的辦公地點位于天河時代廣場中座6樓,公司前臺大廳兩側擺放著大量藝術品,其中包括瓷器、青銅器、字畫等多個種類。大廳內懸掛著兩臺大型電視,正滾動播放著央視制作的《鑒寶》欄目。一名女性工作人員前來詢問記者來意。當得知記者是前來拍賣藏品時,這名工作人員為記者喚來一名賴姓業務員。賴先生立即熱情地將記者引到一間用塑料板隔開的小單間。
坐下后,記者拿出茄子狀現代沉香工藝品,交給賴先生。他接過后簡單看了便稱,要請大師進行鑒定,不過要先繳納200元的鑒定費。記者隨即詢問,是否能提供發票時,賴先生稱,“沒有,我們行內都是這樣,只能給收據,不能給發票,這是規定。”
繳納200元鑒定費后,賴先生引記者到一旁的另外一間辦公室,只見一位40余歲身穿白色西裝戴眼鏡的中年男子,坐在一張辦公桌后,桌上還放著放大鏡、鑷子等工具。賴先生介紹稱,“這位是季鐵(音)專家,您今天來得巧,正好是這位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季老師幫您鑒定。”
“季老師”接過記者手中的工藝品摸了幾下就一口斷定,記者的東西肯定是老物件。記者佯稱,這是爺爺輩留下的,“你看看這包漿,這色澤,絕對是有年頭的東西。”說完,“季老師”拿起身旁的放大鏡,隨意看了幾眼,又一次開口說道,“這肯定是晚清的古董,價值很高。”
說完,“季老師”就讓賴先生帶記者離開,整個過程耗時約2分鐘。
估價:5分鐘,500元買來變30萬起拍
隨后,賴先生又將記者帶到另一間辦公室。房內坐著一名30余歲的光頭男子。“這位是我們鄭老師,他是來自香港的估價師。”賴先生告訴記者,鄭老師有10多年的從業經驗,估價非常準確,“基本沒有流拍的”。
聞聽記者手頭的東西是晚清古董后,這位鄭老師一開口就為記者手中的工藝品估出了30萬的起拍價。“你帶來的這個東西,雖然我認不出這雕的是什么,但肯定有什么特殊含義。”當記者告知對方,工藝品雕的是兩個茄子后,這名鄭老師更宣稱,工藝品可能是高僧開過光的。“不管怎么說,就算是一塊普通的沉香,都能賣十幾萬,更別說還有藝術價值,還是古董,30萬是保守估計,賣得好,過百萬都可能。”
聽這位鄭老師已經作出了估價,賴先生馬上帶著記者離開了辦公室,整個過程耗時不過5分鐘。
而事實上,記者手上的“藏品”是去年10月,家人花500元買的現代沉香工藝品。不到7分鐘,該物品竟然變成了價值30萬的晚清古董。
游說:2000元,可買文物鑒定證書
估價完成后,賴先生熱情推薦記者參加公司正在籌辦的拍賣會。“這個拍賣會,是在香港舉行的,會有很多富豪參與競拍。”該工作人員稱要先交納1.2萬元的服務費。“您別嫌費用高,我們收這筆錢除了前期宣傳投入,最重要的是要打點海關等部門,成本起碼要幾百萬,大頭都由那些拍賣價值幾千萬藏品的藏友負責。”說完,賴先生向記者出示了一張價目表,上面明確寫明,價值超過300萬的拍品按1%收取手續費,而手續費的最低繳費額為1萬元人民幣。
見記者有些猶豫,這名工作人員更賣力地游說。“只要您繳納2000元的費用,我們就可以為您出具國家承認的文物鑒定證書,保證是真的。”該工作人員還稱,“我們公司總部在香港,據說注冊資本是上億的,把東西交給我們,極有可能拍賣成功。”
當被記者問到,該公司是否有拍賣資質時,賴先生便錯開話題而言其他。
調查:公司經營范圍并無拍賣業務
事后,記者在廣州市紅盾信息網上對尊藏公司進行了查詢。網上信息顯示,該公司注冊地就在廣州,公司法人代表為廖X濤,注冊資本為300萬元,其登記地為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天河分局。經營范圍為文化交流活動策劃,商務活動策劃、批發、零售;珠寶首飾、字畫(文物除外)等。上面并未顯示該公司有進行拍賣的業務。
而那位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館的“季鐵”專家,卻被發現在天河另外一家展覽公司也擔任鑒定師的職務。在其名下,也未發現有關文物鑒定、拍賣方面的任何著作。
故宮博物院:從未聽說過“季鐵”專家
昨日下午,記者撥打了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咨詢電話,向對方咨詢是否真的有一位“季鐵”專家在故宮博物院工作。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未聽說過有這位專家。“我們故宮博物院,從來不會接受對外的鑒定業務,就算是聯合媒體做節目,也只會是一些知名的專家,其中并不包括這位季鐵專家。”該工作人員稱,博物院的專家,從沒有在廣州的鑒定機構擔任過所謂的顧問或鑒定師。
專業人士“鑒寶”:是沉香木做成價格不高
華南農業大學林學系退休教師陳楚標對木材有一定研究,有收藏紅木的愛好。記者將手上的工藝品給陳楚標老先生鑒定。陳老先生拿著這個“沉香茄子”,放在鼻邊聞了聞,然后細細查看了該工藝品的表面毛孔條紋等,還反復把摸后說,這工藝品是沉香木做成的,是木材,還不是沉香,同時雕刻粗糙,價格不會太高。
陳老先生說,沉香樹產地多,品種多,廣東、廣西、云南、福建等省區都有,沉香和沉香木是有區別的,沉香是當沉香樹的表面或內部形成傷口時,為了保護受傷的部位,樹脂會聚集于傷口周圍,當累積的樹脂濃度達到一定的程度時,便形成沉香。沉香也會自然形成于樹的內部及以腐朽的部位上。上等沉香非常昂貴。
陳老先生說,目前,對沉香研究較為權威的是南京大學的教授。沉香的學問很多,假沉香也很多。如果對沉香不了解,不要輕易在拍賣行拍,很可能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