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簡稱“深圳文交所”)掛牌成立,旨在通過架構文化與資本的對接服務平臺,為文化產業打通更廣泛的融資渠道,同時為各類出資主體進入文化產業提供服務和支持。
今年年初,深圳文交所提出藝術品“權益拆分”模式,即將藝術品的所有權等權益拆分為若干份。投資人可以通過認購拆分的份數獲得該藝術品的部分所有權,從而也獲得部分基于所有權的收益。購得者亦可在日后將這些權益在公開市場交易,類似操作股票。
上周,深圳文交所經過半年籌備,推出首個基于“權益拆分”模式的資產包“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1號藝術品資產包——楊培江美術作品”,由藝術家楊培江的獨家授權經紀人張宏作為發行人,天祿琳瑯公司作為發行代理商和掛牌保薦人。這一資產包中包括楊培江的12件代表性作品,其所有權被等分為1000份。
“權益拆分”打破了傳統藝術品交易中“整買整賣”的模式,將交易對象從藝術品自身轉為附著其上的權益,直接服務于收藏中投資的層面。其對收藏中鑒賞和保藏層面的忽視,以及作品原件的終極歸屬權問題皆引起一些業內人士的疑問,也有些業內人士稱這一模式使平民百姓也能以較少的資金參與到高端藝術品的投資中來,并有利于進一步規范市場,是文化藝術市場邁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