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7日下午,由中國美術館、意大利亞歷山德里亞市政府、北京意大利文化處聯合主辦的“未來主義之路”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拉開序幕。中國美術館副館長馬書林、展覽部主任裔萼、意大利亞歷山德里市政府代表達萊爾巴、策展人薩布麗娜·拉法格羅、意大利使館文化參贊巴爾巴拉參加了本次展覽的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馬書林副館長介紹了本次展覽的概況,策展人薩布麗娜拉法格羅女士介紹了意大利未來主義藝術的發展概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未來主義之路”藝術展開幕式于當日下午4時許在中國美術館隆重舉辦。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美術館副館長馬書林、美術館副館長梁江、意大利大使謝薩、策展人薩布麗娜·拉法格羅等參加了“未來主義之路”藝術展的開幕式。中國美術館副館長馬書林、策展人薩布麗娜·拉法格、意大利大使謝薩分別致開幕辭。
本次展覽共有262件佳作與中國觀眾見面,呈現來自意大利的未來主義藝術。策展人薩布麗娜·拉法格羅稱,本次展覽的目的是詮釋未來主義的多樣性。展出的262件藝術品呈現出一個從20世紀初起直至當代的意大利未來主義的發展軌跡,包括繪畫、海報、雕塑、攝影、建筑設計等不同門類的作品,屆時將呈現未來主義顯現于不同媒介上的綜合特點與多樣性。除了人們熟悉的卡拉、巴拉等作為未來主義“創始期”代表藝術家的繪畫,還有德佩羅、普蘭波利尼、阿里曼迪、波特、久海羅夫、塔亞特、希羅尼等后來的加入者。
觀眾既可以通過本次展覽看到未來主義建筑宣言人圣埃利亞的建筑手稿,也可以領略如拉姆、穆納里與飛機有關的作品,甚至馬索埃羅那著名的頌揚1933年飛躍大西洋壯舉的大量攝影作品也將與公眾見面,從而帶來《未來主義航空繪畫宣言》所要求探索的“空中透視”。
此次展覽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作為向意大利中國年的獻禮,北京站之后,展覽還將移師廣東美術館。另悉,意大利《未來主義之路》藝術展是中國美術館與亞歷山德里亞市交流計劃的一部分,作為交換展,中國美術館將于2011年4月在亞歷山德里亞市舉辦“影中戲”展,展出中國美術館館藏皮影藝術珍品。
相關知識介紹:
宣告未來主義誕生的時間是1909年2月20日,詩人和理論家馬里內蒂在巴黎的《費加羅報》發表了《未來主義宣言》。次年2月11日,由藝術家卡拉、波菊尼、巴拉和塞維里尼在米蘭簽署的《未來主義畫家宣言》發表,呼吁藝術家們創造未來主義的繪畫風格。同年4月,《未來主義畫家技法宣言》明確了他們的創作路線。1912年和1914年分別發表的雕塑和建筑宣言開始將未來主義跨越并擴展到了不同的藝術門類(涉及繪畫、雕塑、建筑、文學、音樂、戲劇、攝影、廣播、服裝、設計、廣告甚至烹調),在這些“宣言集”的轟炸下,伴隨藝術家的創作,使得未來主義以一種近乎狂飆的方式在藝術界迅速展開,形成一股“意式先鋒潮流”。1912年巴黎舉行了第一次未來主義展覽會,此后倫敦、柏林、布魯塞爾、慕尼黑、維也納、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等地的巡回展以及馬里內蒂親自到彼得堡和莫斯科的訪問和演講,使得未來主義運動有效傳播到歐洲各主要城市,進而影響到世界各地,成為一個全球性藝術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