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6庚申猴票自其1980年發行以來一直都是郵票市場的寵兒,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郵市如何擴容,其收購價格一直在穩步上揚。T46猴票堅挺的升值歷程,更是郵市長期投資的典范。
那么已經擁有近四十年發行歷史的中國現代金銀幣市場有沒有這樣的長期投資典范出現呢?答案是:很多,但都是各板塊的領頭羊,沒有全體金銀幣市場的領軍人物。從最近20年的金銀幣市場的需求偏好來看,從2016年二胎政策放開的歷史契機分析,1992年發行的8克金猴極具成為市場領軍者的潛質。
讓我們從以下五個角度分析一下,為什么1992年8克猴將成為金銀幣投資市場的領軍人物?
一. 傳統文化,價值認同。
也許2016年出生的孩子成人以后不再知道一盎司金幣天下為公的圖案人物是誰,也不會過多關注錢幣中傳統文化題材中的細枝末節,但他的家長一定會告訴自己的孩子,他(她)是二胎放開后第一年出生的,屬猴。有一個被謂作8克金猴的猴年金幣,很貴很稀有,自己家里就珍藏著一枚。
二. 設計之美,名家之作。
1992年8克金猴的圖案取自齊白石老先生的白猿獻壽圖,從繪畫技法的角度來看,寫實的成分略大于抽象。而無論是后來發行的郵品或金銀幣品種中,剪紙藝術圖案占了相當大的比例,甚至是卡通形象都似登堂入室,這樣的“時令”圖案品種難以成為經典,因此后期發行的猴年金幣更無法成為領軍人物。
三. 價值低估,數量稀少。
從T46庚申猴票歷年的價格行情回顧來看:1980年底市價伍角到捌角、1981年壹塊半、1982年貳塊伍角、1983年肆塊伍角、1984年捌塊、1985年拾伍塊、1986年貳拾伍塊(玖拾伍塊一個四方連)、1987年的肆拾塊一枚,1988年的伍拾塊一枚,1988年陸拾伍塊、1989年柒拾伍塊、1990年捌拾塊、1991年壹佰來塊、1992年貳佰來塊、1993年伍佰塊、1994年陸佰塊、1995年捌佰塊、到了1996年、1997年“猴王”發威,一枚漲到壹仟伍佰塊,1998年至2004年回落到壹仟叁佰塊(伍仟塊一個四方連)、后來經過多年漲漲跌跌,2006年沖進貳仟塊、2007年沖出貳仟塊、2008年沖進伍仟塊、2009年沖出陸仟塊、2010年至2011年單枚沖進捌仟塊價位, 2013年至2014年漲到了壹萬叁仟塊,2015年回到壹萬貳仟塊,版票市場價壹佰叁拾萬。而今8克金猴的價格一直在3至5萬元區間內徘徊,基本相當于京滬深一個高級企業管理人員的月工資水平,后續持續購買力驚人。這部分高凈值人群也是二胎開放的最主要受益者。從市場存量來看,T46庚申猴票的發行量是480萬枚,1992年8克金猴的發行量是5000枚,巨大的存量差異使得更多的高凈值家庭選擇真金猴進行收藏保值。
四. 存在共鳴,換手適當。
有人會問,為什么有些5盎司或者更大規模的金幣不能成為領軍人物,它們的價格看似更為穩定。試想,當一個品種陷入市面上無貨成交的境地后,也就缺乏了產生價值共鳴的基礎。因此,只有生肖金幣才具有市場共鳴,金猴才是人氣所在,具備了共鳴和市場人氣的品種才可能具備長期的升值效應。從另一個角度講,如果8克金猴的發行量如果是8000枚就更好了,因為它面對的將是未來8000個流動資產2000萬以上的高凈值收藏家庭。
五. 造型討巧,趣味橫生。
眾所周知T46庚申猴票容易掉金粉,而一旦金粉稍有脫落價值就會有所降低,這是收藏的趣味。而有些收藏者說8克金猴畫的是猿不是猴,但恰恰是這更具靈性的白猿顯得更為討巧。也許初次接觸8克金猴的人有所不知,8克金猴最具趣味性的是它的猴毛。如圖所示,相當多的8克金猴由于鑄造工藝的原因都會出現少毛的現象,實則是在金幣鑄造時淬火階段產生的鑄幣現象。而在知名評級公司(如NGC,PCGS)的評級標準下,這都是正常的鑄幣現象,不會被減分。鑄造時相當低的良品率造成現在的市場上,猴毛完整的金猴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此外,如T46庚申猴票發行時的無人問津相似,1992年中國正在擺脫短缺經濟,買方市場正在形成,市場經濟的活力正在逐步被激發,收藏金銀幣的人大大少于收藏郵票的愛好者數量眾多,很多當年發行的金銀幣散落于銀行系統的工作人員手中。而今卻大不相同,銀行系統發行的猴年普通紀念幣已經面向上億普通群眾,如此造成的收藏金字塔效應必將在未來催發一輪生肖金幣珍品的追逐熱潮?,F在全國各地的郵市均可以隨手買到整版猴票,而要買到8克金猴卻要多問幾家幣商才能買到。隨著收藏人群的進一步擴大與認知能力的增強,發行數量5000枚的首輪8克金猴有望在長期追平存世量5000~6000版左右的整版T46庚申猴票價格。
在猴票過去三十年來的價格運行趨勢中我們可以發現,每一次價格回落都有新的投資力量在買進,一路持有,他們就成為了新的獲利者。2016年是經典之作8克金猴的起漲元年,對他的價格走勢,大家是充滿期待的,也希望小小的8克金猴可以成為大家未來三十年的傳家增值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