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北京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與溝通,推動攝影藝術和版權保護事業的繁榮與發展。由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共同主辦,包商銀行協辦的《光之煉金術》—迪爾曼·克瑞恩鉑金印相原作展,將于2016年11月26日至12月4日在中國美術館三層展廳展出。屆時,迪爾曼·克瑞恩先生將親臨現場并舉辦專場學術報告會,與中國攝影人一同見證和分享“鉑金印相”的魅力與震撼!

迪爾曼·克瑞恩
頂級攝影大師,以光為術錘煉自然百態
迪爾曼·克瑞恩(Tillman·crane)1955年出生于美國阿拉巴馬州,本科就讀于田納西州瑪麗維爾學院藝術學,主修歷史和宗教,1990年獲新澤西州紐瓦克特拉華大學攝影專業碩士學位。迪爾曼·克瑞恩80年代初期開始拍攝并專注于大畫幅風光攝影,師從約翰·塞克斯頓(John·Sexton)。他與布列特·韋斯頓(Brett·Weston)、約翰·塞克斯頓、保羅·卡波尼格羅(Paul·Caponigro)等中國攝影人所熟知的攝影名家,并一直與他們保持著亦師亦友的良好關系。迪爾曼·克瑞恩在攝影史上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其攝影作品被卡內基視覺藝術中心、范斯沃斯藝術博物館等十余家文化藝術機構收藏。

迪爾曼·克瑞恩攝影作品
迪爾曼·克瑞恩先生將19世紀攝影手工工藝語言和21世紀審美理念風格化結合,以光為器建構自然之影像,以光為術錘煉日常景象。觀其作品傳遞著對自然的敬仰、對現代社會中無常空間及物品的深層審美體驗。其純熟地運用鉑金印相超長而豐富的影調表現能力,借助金屬般閃耀的影像光澤,賦予世間萬物超越時間而存在的恒久魅力。因此,在今天的中國,將迪爾曼·克瑞恩先生的作品引入中國,對中國攝影人把握攝影藝術規律、秉持攝影特性和推動攝影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迪爾曼·克瑞恩攝影作品
百幅經典作品,完美詮釋鉑金印相
本次展覽展出作品是作者在其三十年藝術生涯中,創作的100幅輝煌而精湛的鉑金印相作品,其中更有不少是限量版的鉑金照片。迪爾曼·克瑞恩先生希望通過這些作品,向公眾展示其手工印相作品中蘊含的天然厚重感和原始樂趣,從而表達對自然的敬仰、對現代社會中無常空間及物品的審美感受與提升。相信廣大的攝影愛好者,一定能從這些難得一見的經典作品中,對鉑金印相所呈現出的獨特的視覺審美體系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體味。

迪爾曼·克瑞恩攝影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所展出的均為迪爾曼·克瑞恩先生親自制作并簽名的原作珍品。這些原作的價值,一方面體現在藝術審美層面,即由攝影師本人所認定的影像風格的呈現,另一方面也體現在作品的版權維護和藝術市場規范化操作中。據主辦單位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希望通過這次展覽,強化廣大攝影家的版權意識,共同書寫攝影原作的理念,為國家法律保護攝影家的權益提供有效、清晰、規范的概念支撐,對保護攝影家的創作熱情、促進作品的有序傳播和繁榮攝影藝術事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搭建藝術橋梁,加強國際文化交流
據主辦單位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此次將迪爾曼·克瑞恩先生的展覽帶進中國美術館,一方面是希望讓普通的中國觀眾得以零距離接觸這位國際攝影名家的榮光,見證“鉑金印相”與“原作”的魅力與震撼。另一方面,也讓中國攝影人可以籍此重溫攝影發展歷史中的重要一頁,從歷史寶藏中吸取力量,推動自身的創作在未來持續發展。
習近平同志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藝術也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社會主義文藝想要繁榮發展,就必須認真學習和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藝。只有堅持洋為中用、開拓創新,做到中西合璧、融會貫通,中國文藝才能更好發展繁榮起來。今后,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還將繼續大力支持和推動國際攝影文化交流活動,在國內引進和介紹優秀的攝影文化作品,在國際上積極推介中國攝影的優秀代表,以此推動中國攝影藝術事業繁榮發展!
作為本次展覽的協辦單位,包商銀行多年來一直以“立足百姓創業,立志國際品牌,做最好的小企業金融服務集成商”為發展目標,大力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在習近平總書記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的倡導下,著力打造“包商銀行——中美文化交流季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促使中美兩國人民不斷加深理解,增強情感,持續為中美關系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作為“中美文化交流季”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次攝影展將為攝影藝術傳統工藝的保護及傳承構建平臺和窗口,進一步引起社會各界對文化保護的關注與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