薈萃藝術精品,全民共享盛會。昨日,第九屆中國藝術節在廣州體育館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致信祝賀,向參加藝術節的文藝工作者和海內外藝術家致以親切問候,預祝本屆藝術節圓滿成功。
李長春在賀信中說,中國藝術節作為高水平、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自1987年創辦以來,已經成為優秀文藝作品爭奇斗艷的重要園地和藝術家展示才華的重要舞臺,對促進我國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他希望中國藝術節堅持正確方向,進一步突出辦節特色,創新工作機制,推出更多優秀作品和優秀人才,成為具有中國水準、世界影響、群眾廣泛參與的文化藝術盛會,為繁榮發展文藝事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第九屆中國藝術節組委會主席劉延東出席并宣布第九屆中國藝術節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主持,第九屆中國藝術節組委會主任、文化部部長蔡武致開幕詞,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致歡迎詞。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團領導和嘉賓出席開幕式。
蔡武在致辭中指出,創辦于1987年的中國藝術節,是我國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藝術盛會,自創辦伊始就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一直堅持正確的文藝方向,為推動我國文藝事業的發展繁榮,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本屆藝術節將秉承“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的宗旨,以精彩紛呈的舞臺藝術展演,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精品薈萃的藝術展覽交易,深入群眾的基層慰問演出,集中展現近年來全國文藝創作和文化建設的豐碩成果,展示祖國藝術百花園絢麗多姿、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在南粵大地辦一屆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藝術節。鼓勵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積極投身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創作出更多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新的文化輝煌。
黃華華代表省委、省政府致歡迎詞。他表示,辦好本屆藝術節是廣東省和廣州市的光榮任務,我們將圍繞辦一屆“中國氣派、廣東風格、廣州特色”藝術節的目標,積極踐行藝術節宗旨,突出藝術節主題,深化藝術節內涵,烘托藝術節氛圍,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體育熱情,努力把本屆藝術節辦成藝術的盛會、文化的盛宴、人民的節日,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全面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作出新貢獻。歡迎各位領導和來賓共同分享嶺南文化藝術的無限魅力和活力,攜手共創我國文化建設的美好未來。
第九屆中國藝術節由文化部、廣東省政府主辦,廣州市政府承辦,于5月10日至25日在廣州市舉辦,并在深圳、佛山、東莞、中山市設分會場。九藝節在廣州舉辦,是中國藝術節首次在華南地區舉辦,也是首次由省會城市承辦。經過歷時近3年的精心籌備,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廣州市和四個分會場共準備了28個演出場館,完全可以滿足九藝節的展演需求。參評劇目創作與展演成效顯著,廣東省共有9臺劇目獲得“文華獎”參評資格,其中廣州市4臺;“群星獎”方面,廣東省共有32個節目進入決賽,其中廣州市10個節目。各項活動安排就緒,票務銷售情況良好,有的劇目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
九藝節期間,黨和國家領導人、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國內外嘉賓、知名藝術家和各地演職人員云集廣州,30多個省市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將分別組織代表團參加。九藝節接待量約3.5萬人次,其中邀請賓客約1.5萬人,包括專家、評委,國內專業藝術團體、群眾文化團體、港澳臺及國外參演團體的演職人員,外國友好城市、姊妹城市和駐穗領事館的嘉賓,新聞記者等;各省、市、自治區、部隊觀摩人員約1萬人;參加經貿活動人員約1萬人。
九藝節期間,將開展第十三屆“文華獎”和第十五屆“群星獎”評選活動,共組織114臺各類文藝演出,包括從全國精選出65臺專業劇目參加“文華獎”評獎演出;26臺群眾文化劇(節)目參加“群星獎”評獎演出;引進8臺港澳臺和國外經典劇(節)目在九藝節開幕之前及舉辦期間預熱演出、交流展示;挑選15臺國內優秀劇目參加祝賀演出。同時,舉辦規模盛大、主題鮮明、風格獨特的開、閉幕式,首次推出“中國(廣州)優秀舞臺藝術演出交易會”,舉辦《中國風格·時代丹青———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以及組織150多場各具特色的群眾廣場演出、展覽展示、送戲演出等多種形式的配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