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長期苦行的人,突然有一天和尺八結上了緣,他象找到了失散千年的親人一樣,走到哪里就把尺八帶到了哪里,而且經常給尺八誦經、涂香、作供、加持。我帶著困惑和不解之謎,貿然的采訪了他。
這個人叫劉豐岷,為了提高自己的覺知力,幾十年來,他不斷地把自己扔到無人區,去接受野性蛻變的錘煉。他從西馬拉雅山到岡底斯山,從岡仁波齊到珠穆朗瑪,從那木錯到瑪旁雍錯,從川藏雀爾山到青藏的玉樹,從阿里的圣山到可可西里圣湖,他的足跡走遍了整個雪域高原。

他不但是修為世界的實證者,而且還是一個文化藝術的學者,他對唯識有很深的證悟,而且對藝術也有他獨到的見解。他遍訪了大部分文明古國,從埃及的金字塔到到印度的瓦拉那西、克久拉霍;從意大利的文藝復興到法國的啟蒙運動;從佛陀證悟的菩提樹到耶路撒冷的哭墻;從麥加朝圣地到圣彼得大教堂;都是他經常光顧的地方。
在老師的精舍,我們聆聽了他吹奏的尺八心曲,他的吹奏很奇特,他先進入某種禪定狀態,原則說是一種融入,用丹田之氣來催動尺八的獨特表達,其音色蒼涼遼闊,圓潤甜美,空靈飄逸、深沉含蓄,其聲如風雨雷電,云涌星降,有大漠孤煙的蒼涼,血性與靈氣的碰撞。
老師和尺八的因緣是他去日本的一次佛教考察,當時在奈良的一個寺廟,風雨中,他突然聽到尺八的聲音,就一下子他驚呆在那里,全然不顧風吹雨打,他好像就是為了尋找這千年失去的遠古訴說而來日本。
尺八作為中國古老的樂器,它緣起于漢唐,竹制,外切口,五孔,屬邊棱振動氣鳴吹管樂器,以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作為一個甚深禪修的人,他對尺八有更深刻的解讀。他說:尺八是和修行有直接關系,它是修行者的法器。尺八總長一尺八寸,這個長度是人體脊柱的總長,它的七個竹節代表了人體的七輪,吹口和底口代表天和地,五個指孔分別代表水、火、風、空、和。五個指孔又代表五行、五音、五蘊、五智。聽其聲,觀其音,調其氣,是尺八的真正功用。
從老師的藝術情態中,我們不難看出他自身修行與他藝術境界的不可思議。他不吹已編好的曲目,只吹心曲,因為心曲是在無序中產生的,有序很難達到本源,只有在無序的狀態下,才能感受到尺八的弦外之音。他把尺八定位在法器上,是完美地把尺八的融入到了他的修行中去。除了看到他高深地藝術蘊涵外,也可以看到他把人的生命意識、生命形式、生命現象、生命本質,都和尺八深刻地聯系了在一起,使尺八的境界、智慧都淋漓盡致地表述出來。
尺八講一個‘緣’字,日本僧人‘心地覺心’禪師,在我國學習了尺八與法曲《虛鈴》后,回國創立了“普化宗”,將尺八做為僧人修行的法器世代傳承。800年后,老師也是因一個‘緣’字,找回了尺八,更主要的是找回了一個民族的尊嚴和自信,以及博大精深的藝術魅力。
老師說:尺八在中國斷代了800多年,在日本混血了,尺八是回來了,但是否能找回尺八遠古的表達元素,這需要走更多的路,而不是會吹幾首曲目就算回歸了。首先要讀懂尺八的自身語言,不只是會做、會演奏、還要有一定的修為。尺八本身就是中國古代哲學的綜合體現,它的自身結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為了能真正讀懂尺八,老師從中國古代五行哲學入手,他細心地體悟著尺八的現實與遠古的輪回,體驗著尺八地老天荒的氣度,陰陽兩氣的碰撞,萬物相融的狀態,形與體的精神。
因為五行元素體現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為中國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直接作用,客觀上推動了這個民族文化與文明的形成。五行文化主要體現了老、莊的“無為”思想。宇宙生命的節奏、物象的立體活力、生命與自然的和合。

老師認為,五行文化是中華民族思想的最初構成,是這個民族的童年。后來“禪”的思想包容了五行文化在藝術上的發展。那種凈觀寂照,反窺內心,提神太虛,虛靈如夢,心領神會,自然真感的思想,完整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表現力,而尺八的五個指孔正反映了我們這個民族的五行哲學。
老子說:“至虛,極也。守靜,篤也,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天物云云,各復歸其根,曰靜。靜,是謂復命。復命,常也。知常,明也”。【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