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格 時代丹青——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研討會于6月12日在京召開。展覽藝委會成員、美術界各領域領軍人物悉數到場,龐大的陣容以學術研討的形式為此次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畫上圓滿的句號。第九屆藝術節堪稱是改革開放以來美術界的一次盛會,九藝節中的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更是成為最受歡迎的環節之一。
中國風格· 時代丹青——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自2月底開始籌備,經過4個月時間的啟動、制作方案,統一思路、創新辦法、征稿展覽、組織策劃,在豐碩的成果背后,也總結出更為珍貴的經驗。
會議從學術構想、學術主題、組織機制、實施辦法等方面邀請各位來賓進行探討和總結,并提出五個意義深刻的議題進行深入思考:1、“中國風格· 時代丹青——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的當下意義。2、全球化語境下中國當代美術主體的建構。3、如何理解當代美術創作中的中國風格和時代標準。4、中國當代美術的海外推廣策略。5、中國寫意精神的當代性價值。
楊曉陽:立足美展全新定位,推進海外有序宣傳
會上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做了總結發言,在祝賀展覽圓滿完成的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國油版的基礎之上,更全面的涉及雕塑、書法篆刻、民間藝術,并進行海外推廣計劃。計劃將由下半年開始,展覽按作品類型進行分配為6項,分別在中國駐海外的12個文化中心舉辦,形成共計72展次。大力推進海外中國藝術文化知識的影響。同時更重要的是中國自身美術發展工程的建設,做到全民普及的宣傳。配合國家完成文化發展戰略的更快更好的推進。
范迪安:新形式與任務下中國美術發展的思考
中國風格 時代丹青——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較之往屆在藝術節中的美術活動,不僅是規模的擴大,層次提高,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文化部對于中國藝術節如何在新的形式下更好的面向社會,面向人民,面向世界的一種姿態。對今后推動整個中國美術展覽的研究、傳播、交流等系統工程確實有著十分實際的意義。
盧禹舜:四維一體的發展 樹立當下主流精神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文化建設只有與經濟、政治、社會四位一體的同步發展才是和諧社會根本標志,最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美術,在文化部第九屆藝術節期間推出這樣一個大型的展覽更是有其建設性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引領當下文化創作的關注時代,關注生命的主流思想,形成傳承有序,創新有源的大好局面。
邵大箴:鼓勵參展包容全面 提倡主題平淡輕松
從組織形式上來說,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最成功的理念在于,自下而上的海選加之自上而下的邀請全面覆蓋全國范圍的優秀美術作品,包容性更大,積極調動老中青三代的參與,更真實的體現了當代全國美術界整體的水準。另外,作品應該更輕松一些,在輕松中抱有嚴肅,在平淡中體現莊重,這是我們應該追求的,這樣我們的作品才能為人民大眾接受,才能走向國際。
中國風格 時代丹青——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是一次全國范圍最高水平、代表中國風格的展覽、代表了當下時代聲音的展覽,是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如此順利且高標準的完成著實不易。真正通過美術界四世同堂成果的匯聚和理論研究成果的整合,呈現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美術創作歷程的視覺盛宴,并進一步明確“美術“所承擔的社會和文化責任。
中國風格 時代丹青——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伴隨研討會的進行華麗的落下帷幕,但是美術界大師們探索的熱情不會因此而降溫,對于中國當代美術發展主體的建構的思考將不斷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