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國家藝術學科博士研究生教育質量,激勵藝術專業博士研究生開展原創性的研究工作,并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打造更加廣闊的學術交流和國際化學術推廣的良好平臺,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研究推廣中心決定舉辦全國藝術專業優秀博士論文評選及出版活動。現將有關評選活動事項通知如下:
全國藝術專業優秀博士論文評選及出版活動辦法
活動宗旨與意義
《全國藝術專業優秀博士論文評選與出版》聯合全國范圍藝術專業院校及科研機構的學術力量,設立由各機構學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等組成的學術委員會和編委會建立科學嚴謹的評選機制,不僅能夠在藝術專業領域良好的學術品評交流方式,獲得更大范圍的學術討論和社會關注。
本活動并以創新的策劃與推廣方式,擴大了藝術學科的影響力和學術創新的活力,有助于推動學科深度發展、提供藝術學術交流平臺、引導優秀青年學者樹立學術理想和深化學術研究的核心意義。把建立學術研究的國際化交流和品評機制作為推進學術發展的重要旗幟,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真正的學術理想,為中國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嘗試;
一、主辦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
二、承辦單位:中國藝術研究推廣中心、文化藝術出版社
三、活動內容
第一階段:面向全國各藝術專業學科征集博士論文,包括:藝術學、美術學、音樂學、戲劇戲曲學、舞蹈學、設計藝術學、電視電影廣播學等與藝術相關專業,由評審專家委員會評選“全國藝術專業優秀博士論文”獎項。
第二階段:獲獎者統一出版論文及系列宣傳推廣工作。除了獲獎論文的出版工作,全面利用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傳播效應,擴大社會影響力;在網站建立書評論壇,建立全社會廣泛的討論的空間,開辟特色學術導讀、知名學者書評快訊、跨學科互動等形式,創造具有活力和延續性的學術交流方式。
四、評選標準:
論文選題為藝術學科前沿,具有重要理論意義或現實意義;理論或方法上有創新,取得突破性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或國內領先水平;與博士學位論文主要內容相關的學術論文(專著)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刊物發表,得到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或獲得國家、省部級的獎勵;論文符合各學科的學術規范,材料詳實,推理嚴密,文字表達準確。
五、獎項設置:
“優秀論文獎”:由學術委員會評選出二十部獲獎論文,給予資助出版、推廣
“提名獎”:由學術委員會評選出四十部獲獎論文,給予學術推廣
六、活動流程
發布:2009年12月向媒體發布活動信息
收件: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報名及繳交相關資料
初選:2010年7月組織評選專家委員會成員對已選送博士論文進行課題分類、根據通訊評議進行優秀博士論文初選200篇。
復選:2010年8月,在進入初選的博士論文中,由評選專家委員會專家進行分組評議,無記名投票對初選論文進行討論和復選100篇。
決選:9月20日前由學術委員會進行無記名決選優秀博士論文獲獎論文。
公示:10月初將結果進行公示,如發現入選論文存在剽竊、作假或論文的主要研究結論不能成立等嚴重問題,可在公布之日起30日內以書面方式向中國藝術研究院提出異議。
出版:2010年11月,由文化藝術出版社成立專項編委會,策劃獲獎論文出版細節。
頒獎:2011年11月15日前舉行國家藝術學科優秀博士論文獎的頒獎典禮和新書發行儀式,優秀的青年學者將獲得出版的直接贊助,并參加學術討論會。
七、報名辦法:
即日起至2010年6月30日前繳交申請書,書面、電子本各一件,連同博士學位論文光盤一并寄送至中國藝術研究推廣中心。申請書請至中國藝術研究院網站下載。
專家委員會組長:王文章
榮譽委員成員:
范 曾、劉夢溪、鄭欣淼、陳 醉、陳綬祥
鄧福星、薛永年、邵大箴、資華筠、仲呈祥
評審專家委員會成員:
張慶善、田 青、方李莉、王列生、張曉凌、呂品田、劉大為、王 鏞、王明明、范迪安、易 英、鄭 巖、曹意強、吳為山、張振濤、王耀華、居其宏、秦 序、王次炤、余志剛、劉 禎、劉文峰、賈志剛、周華斌、羅 斌、劉青弋、馮雙白、歐建平、孫建君、何 潔、杭 間、王 敏、張寶瑋、王國梁、賈磊磊、丁亞平、章柏青、張會軍、路海波
組委會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惠新北里甲一號 中國藝術研究院 中國藝術研究推廣中心
郵編:100029
電話:010-64979457 64891166-1307、3322
傳真:010-64942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