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坐曾熙先生,(左起)倪壽川、朱大可、糜潔民、江一平、江萬平、張君受、雷聽秋、姚云江
曾熙(1861-1930)是清末民初杰出的教育家、海派書畫界領軍人物之一。譜名昭銜,榜名榮甲,字子緝,號嗣元(士元),又號俟園,晚號農髯。齋名:永建齋、游天戲海樓(室)、心太平庵。早年,隨衡陽船山書院院長鄧輔綸學詩文。清光緒癸卯(1903)恩科進士,官至兵部主事;湖南咨議局副議長兼教育會長。先后主講石鼓、漢壽、龍池等書院,并創辦湖南南路優級師范學堂,兼任湖南高等學堂(湖南大學前身)監督和船山國學院院長。
先生在家鄉辦學育人尤久,桃李滿三江。1915年秋至海上, 鬻書畫,兼授門徒以自給。創辦衡陽書畫學社,門下俊彥薈萃,社員有:張善子、張大千、張君綬、馬企周、江一平、江百平、江萬平、姚云江、陸淵雷、馬宗霍、朱大可、許冠群、李復、倪壽川、顧蓮村、汪祖佑、李肖白、康和聲、劉俊英、向大延等數十人。一九三零年曾熙病逝,張大千護柩還鄉,在墓旁筑廬,守孝竟一月之久,以后又四度到墓前拜祭。張大千晚年在摩耶精舍與友人述及曾師時,每每哽咽,云:“師恩如海,受益最深,難以厚報……”師生情誼,傳為藝壇佳話。
曾熙生前與上海各大筆莊,交往密切,友情深厚。今年八月,適逢曾熙八十周年忌辰,本館特舉辦《曾熙翰墨文獻展》,透過展覽的形式,走近曾熙的世界,讓觀眾有機會了解這段被忽略的歷史。此次展覽的展品,由曾熙后裔曾慶壬、曾迎三先生,上海歷史博物館王毅先生,老周虎臣筆莊等提供。
據悉,此次展覽將展至8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