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
近年來藝術品投資者在面對經過多方背書之后的高額投資回報誘惑時,喪失了基本的理性判斷。重慶臻紀采用了類似傳銷的金字塔管理和會員制銷售模式,以承諾高年化收益率為誘餌,依靠代銷書畫和高額返利不斷吸納投資者的資金以維持運轉,而實際其自身并無其他資金來源。這種利用投資理財之幌子設置騙局的案例逐漸走向更加精致化,從而增加了判定難度。因此,作者馬健表示,投資者在面對所謂的新型藝術品投資理財模式時,必須擦亮自己的眼睛,看住自己的錢包。
3月17日,重慶市渝中區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關于重慶臻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債權登記公告》稱,重慶臻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臻紀”)以字畫銷售、認購收藏、代為保管、委托銷售為幌子,以承諾年利率22%至34%投資回報為誘餌,吸納客戶資金,其行為已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西南地區乃至全國規模較大的書畫經紀公司—重慶臻紀在5年間的迅速發展和突然倒掉,讓人們清楚地認識到,以“加價回購”為特征的藝術品投資理財騙局呈現精致化發展趨勢。
一、“老騙局”的升級
諸如“加價回購”“保值回購”“增值回購”之類的“回購”式藝術品投資理財模式其實并不新鮮。最典型的做法是:藝術品銷售方承諾,如一年后的“回報率”低于n%,由銷售方按n%的溢價回購。這種模式在市場上如此常見,以至于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曾將“以高價回購收藏品為名非法集資”列入六類非法集資典型手法之一,并將其操作手法歸納為:聲稱毫無價值或價格低廉的收藏品有巨大升值空間,“承諾在約定時間高價回購,引誘群眾購買,然后攜款潛逃”。
雖然并非所有的“回購”都是騙局,但由于這種銷售模式高度依賴于資金鏈的健康狀況,所以極易因資金鏈斷裂或詐騙目標實現而產生“跑路”風險。
重慶臻紀的“預付訂金+原價回購”升級版模式可總結如下:第一,對內實行金字塔式結構管理,分設總監、中心主任、區域總監、業務經理、業務員等層級。每一層級員工都按照業務量逐級晉升,并按照由下向上的層級提取由低到高的業務提成。例如,業務員提3%,業務經理提5%,區域總監提9%,依此類推。第二,對外采用會員制方式銷售,投資者必須在購買書畫后才能成為其會員,并享受相應的投資理財服務。第三,會員在購買重慶臻紀的書畫后,可委托其代為銷售,協議期限為16個月。如果到期時未能售出,書畫可由公司的合作伙伴(即所謂“團購方”)原價回購。第四,在協議期間,每半年可由公司團購方給投資者預付訂金。
在重慶臻紀的模式中,預付訂金就相當于投資者的投資回報。訂金數額則根據作品標價和會員等級等因素而定。換算下來,標價1萬元至2萬元的書畫年化收益率相當于10%,標價5萬元的相當于12%至15%,標價10萬元的相當于18%至22%,標價越高,回報越高,依此類推。但事實上,這些書畫的市場價格僅為標價的幾十分之一至十幾分之一不等。
總的來看,重慶臻紀采用了類傳銷的金字塔管理和會員制銷售模式,以承諾高年化收益率為誘餌,依靠代銷書畫和高額返利不斷吸納投資者的資金以維持運轉,自身并無其他資金來源。
為了逃避監管,重慶臻紀還要求投資者認購書畫時必須繳納部分現金,再通過POS機刷卡支付。據重慶公安局經偵部門調查,投資者繳納的資金一旦進入重慶臻紀賬戶,就被立即轉到私人賬戶。這意味著,“高提成、高返還”的模式使重慶臻紀的資金鏈十分脆弱,“跑路”風險越往后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