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10年8月 香港蘇富比將于2010年10月7日及8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中國瓷器及工藝品2010年秋季拍賣。據悉,本季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會,設有五個專場拍賣及一個常設拍賣,逾370件曠世奇珍綻放異彩,預估總成交額逾7億8,000萬港元*,是歷來最高估價之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會。整個拍賣云集各種巧奪天工之器物,網羅不同收藏類別的珍品,陣容鼎盛,史無前例。
蘇富比亞洲區副主席及中國藝術部國際主管仇國仕(Nicolas Chow)表示:「本季拍賣可謂空前盛大,不單是總估價最高及精品數量最多的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會,還涵蓋多個朝代及不同材質制成之曠世珍品;從最上乘之御制中國瓷器到最為精巧的清朝工藝品,均從未出現在拍賣場上,定教古玩愛好者趨之若鶩。本季共設五個專場拍賣,呈現之私人珍藏均來源顯赫,當中最矚目的是已故著名收藏家戴潤齋先生珍藏中之一批乾隆御制彩瓷,無疑是全球藏家必爭之珍品。」
(一)瑰辭神筆──重要私人清宮御制工藝珍藏
此珍藏之大部分瑰寶,由一獨具慧眼之收藏家于一九八零至九零年代期間,從不同拍賣會上搜集所得,每件均彰顯輝煌皇族歷史及超卓之文治武功,反映清朝帝王的生活、思想,以及對權力跟財富的追求和野心。
珍藏中的亮點是一方清乾隆御寶「信天主人」交龍鈕白玉璽(左圖;估價:2,500萬至3,000萬港元)。此方帶「信天主人」印文玉璽由一整塊碩大白軟玉雕成,「信天主人」是乾隆皇帝其中的一個名號,取其「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之意。其制作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與乾隆前期平定準噶爾和回部叛亂,鞏固西北邊疆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密切關系。透過這方「信天主人」寶璽,可感受到二百年前的乾隆皇帝,為維護國家統一,鞏固西北邊疆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如果將此璽制作的過程放在整個清朝歷史進程中加以考察,其價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此玉璽質地溫潤,印鈕雕刻十分精細,且體量碩大,印面達到12.9厘米見方,是乾隆帝所有「信天主人」寶璽中最大的一方,至為難得。如此巨大的寶璽,其鈐用的作品當為大幅巨制。無獨有偶,今次秋季拍賣的張照「張照草書韓愈石鼓歌」手卷(圖見首頁;估價:1,500萬至2,500萬港元)中就鈐有此寶,可以比照。
另一焦點拍品為一對清嘉慶御寶交龍鈕翡翠璽(估價:800萬至1,200萬港元)。在乾隆皇帝退位后不久,其子嘉慶皇帝永琰為自己雕制翡翠御璽,其中的一方印璽刻「嘉慶御覧之寶」,另一方為「嘉慶御筆之寶」。翡翠是十八世紀時期稀有而且極少使用的玉材,此「嘉慶御覧之寶」為嘉慶皇帝宮中藝術之鑒賞藏印,而「嘉慶御筆之寶」則用于其親筆提跋的繪畫及書法作品上蓋印為識。
(二)花賞瑤華──巴黎名藏中國藝術品專拍 (II)
本專拍之第一部分珍藏曾在2007年4月于香港蘇富比全數拍出,創下1億2,800萬港元之驕人佳績。此次的第二部分拍賣將推出明清御制陶瓷工藝品,均是收藏家于1970至1996年間,在法國各地搜羅的藝術精品。
當中之亮點為清雍正御制金胎畫琺瑯淺綠地「丹鳳呈祥」圖蓋壸(估價:2,000萬至3,000萬港元),為北京內宮造辦處監造,風格與形制均極具巧思。壺蓋底面巧作小燭臺,將之倒轉,蓋壸隨即可作燈盞使用,誠屬雍正朝內工藝精湛、創意奇巧至極的御制賞器之一。現知只有另一件同形蓋壺藏于美國巴爾市The Walters Art Museum,二者極可能原為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