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9日,中國,上海-“城市•藝術•發展”中國新加坡當代藝術交流展正式開幕。該展覽是基于新加坡國際基金會攜手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共同發起“公益藝術”項目,倡導公眾關注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公益藝術”旨在通過藝術來提高人們對于社會問題的關注,分享實踐經驗,從而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此外,首屆中新當代藝術交流展的成功舉辦也代表了新加坡國際基金會與其長期合作伙伴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合作進一步加強。

“ 城市•藝術•發展:城市溫度”藝術展于今晚在上海盛大開幕,這是一場聯合了中新兩國藝術家交流互訪的作品展覽。此次藝術展由上海油畫雕塑藝術博物館副館長傅軍女士,The Living! Project 聯合創始人孫宇立先生和林宜謙先生共同策劃展出。在展覽的籌備階段,策劃師們與八位來自中國和新加坡的藝術家們密切合作,為大家呈現一場精彩的展覽。

在新加坡國際基金會及新加坡同仁的支持下,“城市•藝術•發展” 藝術項目在2016年3月的中國藝術家訪新交流之旅中正式拉開序幕。期間,中國的藝術家到訪了多家展示新加坡文化、生活及創新發展的機構和組織,如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廚尊美食廣場、OH! Open House和新加坡市區重建局。繼訪新之旅后,2016年6月,新加坡的藝術家來到上海進行回訪交流,先后參觀了上海大韻堂藝術館、上海理工大學(動畫與公共藝術系)、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及上海城市規劃展覽館,又與上海本地各藝術社區進行深入的藝術討論與交流。

“城市•藝術•發展” 藝術交流項目旨在喚起公眾對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關注,并致力可持續發展生活方式的推廣。通過項目,中新藝術家與兩國藝術社區分享了他們的藝術見解和專業技巧。此次展出的藝術作品不僅來自中新藝術家的創作,也有來自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上海飛葉藝術特教、上海星雨兒童康健院和上海理工大學的青少年社群,以及新加坡宏茂橋街道和上海小東門街道的老年社群。

作為裝置藝術的一部分,到訪者也被邀請寫下承諾,希望通過他們的日常行動來創造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環境。所有承諾將會被放置在可循環利用的回收瓶中,并組成一個裝置藝術。這些藝術品將會從9月9日至25日在上海“城市•藝術•發展:城市溫度”藝術展中展出,并于2017年在新加坡開展。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董事鐘健倫先生在“城市•藝術•發展:城市溫度”藝術展上海開幕式上說到:“新加坡國際基金將各個社區及團體緊密的連接了起來,因此我們與國際間的合作有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與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長期合作中,我們將來自中國及新加坡有著同樣社會期許的藝術家及策展師們匯聚在一起,通過藝術這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平臺,來提高人們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和實際行動。”

“文化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是城市的靈魂所在。展覽中的作品介入到城市的生活當中,在表達藝術家自身獨特生存體驗和藝術觀念的同時,生動地反映了城市的諸多方面,拓展了我們對于城市認識的維度,也為兩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具有啟發性的思考。” 藝術展策展人,上海油畫雕塑博物館副館長傅軍女士這樣說到。

來自新加坡的項目策展人及The Living!Project聯合創始人林宜謙先生講到:“我們希望通過兩地藝術家的相互交流來探索藝術作品的創作理念,這種藝術作品能吸引和啟發觀眾及項目合作伙伴,并運用社區藝術樹立魅力城市的無形品質。”

關于新加坡國際基金會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廣交各國朋友,以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在新加坡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之間建立了持久友誼,并通過這些友誼豐富生命,為世界帶來積極變化。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深信,跨文化交流有助于各方分享看法和加深了解,新加坡國際基金會在工作中也一直秉承這一信念。這些交流活動能夠鼓勵新加坡國際基金會采取積極行動并傾力合作,為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共同努力。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計劃將人們凝聚在一起,分享保健、教育、環保、藝術和文化等領域以及民生與商業等各個層面的思想、技能與經驗。
新加坡國際基金會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相信,每一個人能夠并且應該盡自己的一份力,這樣才能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一個和平、包容并為所有人提供機會的世界。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www.sif.org.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