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至5月3日,《四絕——齊白石詩書畫印精品展》和《可染墨韻——之<千巖競秀>精品展》將在保利藝術博物館同期展出,展覽于4月27日下午兩點半在新保利大廈開幕。此次雙展展出的齊白石和李可染繪畫精品共計百余幅,匯聚齊白石和李可染兩位藝術大師各時期的創作精品。
《四絕——齊白石詩書畫印精品展》
齊白石,其豐富而曲折的生活經歷和創作經歷,篤行“似與不似”美學態度,溝通融合文人與民間的審美趣味,從一位默默無聞的民間匠人轉而成為了20世紀中國畫大師。此次展覽涵蓋齊白石各時期的精品,詩書畫印相互配合、彰顯,多元化的展現給觀者白石老人完整的藝術創造和審美特色,滿足觀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白石老人傳奇的藝術生命跨越了近一個世紀,展覽將盡可能地去描述這個傳奇,從老人零落世間的作品中感受他帶來的精神慰藉、從白石老人詩、書、畫、印四個方面鋪展開齊白石真實的藝術面貌。
一是齊畫。毋庸贅言,白石老人的繪畫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的一座高峰,他將傳統筆法、個人體驗和悠久的民族藝術語言系統融為一體,使文人畫的高雅、微妙和民間藝術的質樸、熱烈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凝結成一個全新的生命,這是一個深具人文關懷和嶄新形式的生命,從這一點上來說,齊白石是中國傳統繪畫的推進與開拓者。本次展覽即選擇了那些代表齊白石各個藝術時期典型風格的繪畫作品,這些作品記錄了老人藝術之旅中的每一道獨特風景。
二是齊書。齊白石的書法自成一家,充滿堅實的力量感和形式趣味。他的書法發展大約經歷了兩個階段,六十歲之前,其書風基本徘徊在何紹基、金冬心、鄭板橋、李北海、吳昌碩諸家之間。六十歲之后,他對各家融會貫通,創新發展。其行書追求中宮收緊,左勢堅守,右上開張,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其篆書則筆畫縱橫,簡潔老辣,內實外展,結體自然。到七、八十歲,其書經過數次升華,行筆雄健,精致蒼勁,風格獨特,大氣磅礴,成為最典型的“白石書體”。本次展覽精心選取了齊白石從中年到晚年不同風格的墨跡,有榜書、對聯、詩稿、日記、題箋等,從中不僅可以清晰地看出齊白石書法藝術發展、變化的軌跡,還為老人生平行跡、交游以及心路歷程留下鴻爪。
三是齊印。老人一生刻印頗多,據其自謂,多時兩年得石五百方,少時兩年亦得二百方,其一生治印總數應在七千方以上。其印在刀法上借用石質的特性,行刀自然流暢,以書法引于其間,印中見筆,以刀代筆,達到了印與書法的高度統一,成就了典型的齊氏印風。這種以個性為主來遣詞布印的印風,與以往印人往往游離于字體之中,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印風對比,是一種極大的突破和發展,而在印史上則是一種進步和升華。白石老人刻印的最高追求是“務追險絕而復歸平正”,此次展覽選取的諸印正體現了他這種審美追求。
四是齊詩。因為畫名所掩,白石的詩文智慧容易被忽視,但他卻是最欣賞自己的詩文,甚至自我評價曰:“我詩第一,印次之,書再次之,畫更次之。”其詩的確有奇趣,不是嚴謹華美的格律詩,而是帶著鄉土氣息和田園情致的詩歌,他將自己真實的體驗,內心的感情和細致的筆觸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自然真率、輕松快樂的詩體格調,不事雕琢,信筆寫之,卻發人深思。